美文网首页大河洋美术论坛书画怡情读书与写作
张荣大:山水画的天籁之音——纪念梁天柱先生百年诞辰

张荣大:山水画的天籁之音——纪念梁天柱先生百年诞辰

作者: 萧飞sky | 来源:发表于2016-12-07 20:02 被阅读440次

           为纪念我市已故著名山水画家梁天柱诞辰100周年,“墨韵传香——纪念梁天柱诞辰百年师生展暨精品画集首发式”于12月3日在青岛旭峰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展出了梁天柱的学生王善杰、郭大伟、宋本全、王君、周委、李敬华,以及梁天柱先生的后代及家人梁凌娟、梁浩、梁静、梁平的绘画佳作,梁天柱先生的遗作也同场展出。此外,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的大型画册《梁天柱诞辰百年精编作品集》的首发式也同时启幕。画集收录了梁天柱150余幅不同艺术创作时期极具代表性的精品佳作,展现了梁天柱的个人艺术创作历程和他在绘画艺术领域里的深厚底蕴和执着的艺术追求。

          梁天柱先生出身医生世家,少年上私塾时就迷上画画,1940年与五兄梁玉楝合作在青岛平度路创办医院并任院长。1957年他42岁时调入青岛市北区医院,任外科主治医师。60岁始正式作画,80岁扬名天下,开创“梁家山水”独特一派。梁天柱先生画作的艺术价值,是怎样被范曾先生偶然发现、倾心赞誉而激起强烈社会反响的?他又是怎样逐步走进艺术家和大众视野的?新华社高级记者、原新华社青岛支社社长张荣大先生特此撰写《山水画的“天籁之音”》一文,纪念这位艺术大师,提供了许多珍贵详实的第一手历史资料,讲述了梁天柱先生的艺术追求和高邈风范。

    作者张荣大与范曾合影

    山水画的“天籁之音”——纪念梁天柱先生百年诞辰

    作者 | 张荣大

      梁天柱,名善玺,著名山水画家,1916年农历正月初六出生于山东平度。2001年6月17日病逝,享年86岁。

      2016年农历正月初六,是梁天柱先生百年诞辰日。在这一天,我们缅杯他一生为中国画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所做出的积极贡献,让人感慨良多。

      梁天柱先生,职业是医生,他靠医术和医德,为救死扶伤做出了奉献。画画是爱好,他凭天分与勤奋,成就了独具匠心的国画艺术。他的画潇洒自如,大气磅礴,语言充沛,线条美奂,沷墨重彩,出神入化,不断进取,沒有克隆,可谓山水画旳天籁之音。

    范曾先生为《梁天柱墨宝》写序

      范曾挥毫赞誉梁天柱溢于言表

      我积20多年之收藏,汇集了24幅一平尺的梁天柱小中见大的精品小画裱成册页,最可喜的是有幸得到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师、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范曾先生的青睐,他欣然举笔为册页题签《梁天柱墨宝》。

      范曾先生还洋洋洒洒挥毫写下140余字的序,高度评价了梁天柱及其艺术成就。序曰;“自古富异秉奇才而名磨灭不彰者多不胜数。究其原因略分为三:天时地利人和阙如,一也;天时地利阙如,而人和不足,二也;天时阙如,而地利人和不足,三也。必三者具足,大师斯出。然具此三者,千无一焉,万无一焉。故尔,天才生前寂寮,殁后得享盛名者,亦可谓幸矣。梁天柱先生是其人也。今或有疑吾说者,二十年后必有验。福报之来何迟,悲夫。岁丙戌范曾”

      说起范曾先生为《梁天柱墨宝》题签和作序,具有传奇色彩。

      我爱不释手的梁天柱山水画册页,曾邀请我的青海军垦战友、青岛画院院长赵建成题个签,内页写几句话。他说我年轻,梁先生是老人不合适。建成告诉我正好范曾先生在青岛,看他能不能题个签写几句话。我说那太好了,不过我是工薪阶层,需要支付点润笔费,请建成与范曾先生商量。

      那天是下午四点,建成去三生缘拜见范曾先生。当天沒有音讯。

      到了第二天上午,也沒有传回任何消息,我想事情可能沒办成。下午我沉不住气了,就给建成打了个电话。他正在画室作画,要我去他画室,并高兴地对我说事情办成了。

      我赶过去后,他把画册给我,范曾先生已为《梁天柱墨宝》题签写序,赏心悦目、精美绝伦。

    梁天柱画作《江南水塘》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06年3月25日这天下午,建成到三生綠与范先生见面时,在场的还有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忠祥、青岛文眹主席纪宇、青岛画院理论部主任、书法家宋文京,他们边喝茶边谈今论古,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建成在适当时机拿出册页请范曾先生过目。范曾先生立即被这本册页吸引住了,连声称好,说这是大家的画,学黃宾虹学得最好的,学到了精髄而且有自己的东西。

      这时建成才介绍这些画是青岛老画家梁天柱画的,并谈了梁天柱的一些情况。同时又介绍画册的收藏者的情况,并向范曾说了我的要求,希望范曾先生在册页封面上题个签,里面写几句话。并说我是工薪阶层,愿意付些润笔费。

      因为当时范曾先生正在撰写黃宾虹的纪念文章,他看到梁天柱的出神入化的山水画作可谓是眼前一亮、惊叹不已,这对他撰写文章无形中是一种助力。

      范曾先生又说笔墨是中国画的最高线,具有独立审美的意义和价值。梁天柱是所有学黄宾虹的人难以望其项背的,虽然他是怀大才而磨灭的人,但20年后他的艺术价值肯定会被世人广泛承认。

      被梁天柱画作册页吸引的范曾先生当即表态:“我不但要题签,还要写序,而且分文不要。”

      于是范曾先生中止在三生缘喝茶聊天,赶忙回到自己的住所。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开始为册页题签写序。赵忠祥、赵建成、纪宇、宋文京围站在范曾先生身边。只见范曾先生挥毫泼墨一气呵成,题签并写序,书法功底精湛,论述对梁天柱先生给予很高的评价,引来满堂喝彩。

      此后有一天下午,我来到三生缘,主要想拜访范曾先生表达感激之情。在大厅见到三生缘潘总,他也知道范曾先生为册页题签作序,就告诉我范曾先生正在楼上与朋友喝茶聊天,你赶快上去吧。

      一上楼我看到范曾先生正与纪宇、宋文京等谈论得热火朝天。

      这时纪宇先生向范曾先生介绍我说,他就是《梁天柱墨宝》的收藏者。范曾先生又感慨地谈起梁天柱的画,又赞美了一番。

      我对范曾先生为《梁天柱墨宝》册页精到的题签作序深表感谢,并说我还有一本册页要送给范曾先生作个纪念。

      范曾先生当即表示:“这万万不可以,你的收藏就是我的收藏,你的高兴就是我的高兴。我为《梁天柱墨宝》题签作序是看好梁天柱先生的画作和艺术,绝对不能要画。我正在写一篇纪念黄宾虹先生的长篇文章,沒想到在青岛看到梁天柱先生精彩的画作,使我对黄宾虹的画作和艺术又有了更高的认识。”

    梁天柱画作《大江东去浪淘尽》

      之后范曾先生又与大家转入别的议题,当谈到对老纸币的认识,他又兴趣大增,将老纸币设计与艺术眹系了起来,他知识渊博让人佩服。

      我喜欢老纸币收藏已有历史,而收藏的老纸币是全品相的。我打算送范曾先生一些老纸币,我当面沒说,怕范曾先生再一口拒绝。

      第二天下午,我又去了一趟三生缘,范曾先生仍然和朋友相聚喝茶聊天,当然聊的多是文化方面的天南海北。

      临走时我掏出一本老纸币册,请宋文京先生给范曾先生,我担心自己送给他会被拒绝。这次还好他收下了。

      隔天,宋文京先生打电话要我去他办公室一趟,让我惊喜的是范曾先生又回赠我一幅字,上写:“汇泉清远荣大方家丙戌年范曾”。“汇泉清远”的泉,古称钱为泉,这是对我收藏钱币的一种赞赏。沒想到我的小礼又换了个大礼,更加敬慕范曾先生。

      范曾为《梁天柱墨宝》题签写序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十年不到使梁天柱绘画艺术得到广泛的推崇和传播,范曾先生对梁天柱先生画作艺术影响的推断已经提前得到验证,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梁天柱“天籁之音”的山水画,在青岛其画价值一直攀升,精品画一画难求。

      时下对范曾先生的议论不少。对此新华网2014年11月1日发表伊鸣文章力挺范曾指出:“范曾的成就以及他的艺术影响力不仅限于中国。在中国需要增强软实力,中国文化需要强大自信心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能够在世界上为国争光的文艺工作者,而且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尊敬,极大的关爱。”“认真观察这一波对范曾的杯葛,再想想这些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那些复杂因素,考问一下某些人的真实动机,不能不让人警觉。”

    梁天柱画作《秋江图》

      昔日众多名家话梁天柱好评如潮

      而在20多年前,梁天柱就开始走进艺术家和大众视野,尤其后来在北京举行了多项活动引起过轰动。但是由于人心莫测,梁天柱先生身心曾受到严重伤害。于是他回归寒舍,少了与外界的联系,使兴起不久的“梁天柱热”沉寂了。然而梁天柱先生沒有被击倒,他晚年的绘画艺术不断创新,更加老辣豪放。人们不会忘记历史,也会铭记23年前众多著名画家、美术评论家对梁天柱溢于言表的群赞,被传为中国美术界的一大美谈。

      1985年梁天柱个人画展在济南举办;1989年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发行了他的第一本《梁天柱画集》,使中国画坛为之一震。

      1990年,中国美术馆收藏了梁天柱《江南》等13幅画作,是该馆建馆史上一次性收藏一位画家最多的作品。

      最让梁天柱喜出望外的是,1991年5月27日,中国画研究院破格聘请梁天柱为该院第一位特约画家,在隆重的受聘仪式上,著名画家、院长刘勃舒郑重地将聘书送到梁天柱手中,同时,他的《泰山之高抔土不弃》画作被该院收藏。由此,梁天柱在京城得到了普遍认可。

      最让梁天柱感慨万千的是,1993年11月3日上午,首都近百位画家、美术理论家云集中国画研究院,参加了由中国画研究院、中国美术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梁天柱山水画展”及“梁天柱山水画理论研讨会”,这次展览轰动了首都和中国美术界。

      在研讨会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画家张仃发言说:“梁先生画画很投入,在山水画上辛勤耕耘了一辈子,甘于寂寞。甘于寂寞之道,是梁天柱先生获得今天这样的成就的很重要的原因。梁天枉是当代中国山水画继黄秋园、陈之庄之后的又一个重大发现。”

      张仃评论说:“黄秋园、陈子庄,还有梁天柱先生,都没有进过美术学院受过正规的学院教育,都不是学院派,是野逸派。他们的成功提出了一个问题,学院教育给人什么?是法,法是什么?法就是绳子。我们受学院教育的画家,常常一辈子被各种各样的法捆住,放不开手脚,野逸派就没有这些束缚。当然不是说梁天柱先生的画没有法,他的画是有法的,从他的画中可以看出他学过黄宾虹,但他学的不是皮毛,他学的是精神,就像今天看画时一位同志说的,他学的都是最好的东西,他的眼界很高,很厉害。但他又没有被黄宾虹的法所束缚,他形成了自己的面目。”

      当张仃先生和梁天柱在北京相见并坐下来畅谈,他们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张先生对梁先生说:“你画的气魄、画的色彩、画的构图……都使我学到好多东西。”这话就像张仃先生本人一样,直爽、坦荡、真挚,不须作任何解释。

      这时,张仃先生忽然站起来激动地说:“咱们换张画吧!”说完,沒等梁天柱反应过来,就向里屋的画室走去,找画,添款拿了出来。梁天柱先生见此,兴奋地连声请张仃先生从他带去的作品中,“随便选!随便选!挑您最满意的拿。”完全是知已重逢的场面。两人分别时,都伸出手但沒有握手,而是一下子拥抱在一起。

    梁天柱画作《崂山雨》

      何海霞先生对梁天柱说:“你的画正应了一句古话:‘无法有法’。”石涛原说的是“无法而法”,而何海霞先生说的则是“无法有法”其间虽只一字之差,却一语道出了梁天柱先生艺术的一个主要持色,因为梁天柱先生原来就无成法而后有了已法。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理论家邵大箴指出:“梁先生的画随意、自然,毫不造作,就是拿到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卢浮宫博物馆,也毫不亚于马蒂斯、毕卡索等人。”

      邵大箴还为“梁天柱山水画展”撰写了《高品格的创造——读梁天柱先生的画》前言。他说:“梁天柱画得那样随意自由而又合乎法度,画得那样有传统精神而又有生活气息,笔墨又是那样苍劲雄健而又浑厚华滋,毫不夸大地说,他的画风不仅自成一体,而且有很高的美学品格,耐人寻味。他的画写的是真性情和真实感受,有强劲的内在力量。他加强线的表现能力和注意色彩的运用,不断探索绘画语言的丰富性和表现力,从而使自己的创造达到更新的境界,更有力度和更有艺术感染力,从而受到海内外水墨画界的关注。”

      著名艺术理论家王鲁湘认为:“天柱先生舍弃宋以来过于琐细的皴法,把明清以来尤其是吴昌硕、齐百石大写意花鸟画中如枯藤屈铁的粗犷骨线大胆引入山水画,强化骨线中焦墨和浓墨的比重,以狂籀笔意画出山石结构。可以说,中国画史上还没有谁用这么坚强粗犷的笔墨来搭建山水画的钢筋铁骨。天柱先生此一创造性的探索于中国山水画的影响不可估量。”

      王鲁湘特别强调:“中国艺术最核心的观念是‘气’。中国画一直推崇‘元气淋漓’。梁天柱先生的画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磅礴于画面上的那股气。那么这是一股什么气呢?我认为是齐鲁之气。梁老先生的绘画,就是把如此不同的齐文化和鲁文化的精神结合起来的一个当代典型。他的画首先追求的就是磅礴的天地之气。天地之气和梁老本人的浩然之气结晶为一种高品位的艺术,净化每一个观赏者的心灵,并且解放他们的思想。这就是梁老艺术的巨大审美价值。如果要给梁老的山水画定位,可以说,梁天柱的山水画,是博大、精深、浑厚、奔放的齐鲁文化在当代山水画中的杰出表现,他的绘画,对当代中国山水画追求阳刚之美的北派风格的重新崛起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梁天柱本人也将作为当代中国山水画北派的杰出代表载入中国绘画史。”

    梁天柱画作《江南水塘》

      著名画家龙瑞对梁天柱先生的画认识得比较早,评价说:“他的画有黄宾虹的苍厚。现在,无论从流传到国外的中国画、还是国内当代的一些中国画,给人的一个总的感觉是细弱、纤细、气不足、大效果不好。可梁老的画大气,无法而有法,表现了一种真实性,表现出他深厚的功力和修养的广博,画得很随意、放纵,表现的是一种心态。梁先生的画表面上看粗头乱服,而实质上正像气功那样,已进入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作为著名的山水画家同吋又是美术史论家旳秦岭云先生,对梁天柱作品“满腹丘壑”的评论,可谓是一语就说到了点子上。细观梁先生的画作,别说大同小异的,则连小同大异也很难见到,总之,他的作品从不“克隆”。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家、李可染先生的夫人邹佩珠赞赏说:“我在梁老的作品中看到很多与可染的画共同的东西,他们都是严肃地对待艺术。所以他的画看上去很有生气,这非常可贵。山水画艺术最重要的东西应当是可染所提的要追求浑朴神韵,这是山水画的“魂”。梁老的画首先给人就有这个感觉——浑朴与神韵,因此他的画很有生气。我看比那些专业画家画的更充实、更实在。另外,梁先生的作品画得自由,没有那么多圈圈、框框的约束。他的艺术语言很明确,从中可以看出梁老对祖国一山一水的浓厚感情。他的那幅长卷(注:指《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画得那么奔放,充满着激情,给我难忘的印象。他的画给人的感觉不像是老年人,而像年轻人,很多东西让你想像不到。

      美术评论家刘曦林感慨道:“梁先生是一位大夫,他的很多品质让人可亲可爱,是一位有文人骨气的好老头。他对后人、对前人那么有仁人之心,忠恕之德、谦和之性,十分令人尊重。梁老一生坎坷,但他正是用艺术来安慰自己的心,也可以说是一种发泄,梁老纯正的艺术之心和他高尚的人格在他的作品中达到统一,这正是他的作品的特点。

      中央美术院教授李树声赞美说:“今天看梁天柱先生的画展,l、新鲜,过去从未有人这么画过,画起来不拘谨,不受成法束缚,从笔墨到内容等都很新鲜。2、自然,他的画不做作,是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具有很高的品味;他的画气很足,笔墨自然流畅,自由自在,他是以线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意趣。3、师古人、师前人而又能消化为自己的形式语言。从画上可以看出他师法、吸收了黄宾虹的笔墨技巧,经过自觉的消化,而形成自己的表现技法。他的画近看并不十分突出,远观却效果极佳,某些作品气韵极好。他画的色彩独具一格,十分大胆。”

      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著名画家刘勃舒深情地说:“我们应该把梁天柱的画提到一个时代来看。梁先生的画是一种发泄,他很清楚有法和无法的关系,讲究真美。他的画构图千变万化,即使是小画,也有大空间,大容量,耐看。可染先生说,一幅画挂在墙上可以看三天,这幅画就算成功了。梁先生的画是挂得住三天的。我重复说艺术家都是很痛苦的,成大材者都有这个规律。我们中国画研究院就是要想方设法发现人才,给中国画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我们特别邀请梁天柱先生为特约画家,请他来院里办这个展览,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梁天柱画作《肯登攀》

      我为传播梁天柱艺术义无反顾

      梁天柱从医奋斗了40年,而他酷爱国画艺术却追逐了一辈子。

      他少年时就迷上了画画,照着年画画个不停。

      抗日战争时期,梁天柱考入青岛市业余美术学校,潜心学习中国画3年,后拜孙国枫先生为师,对中国山水画、花鸟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学习;黄宾虹先生惊天动魄的山水画风格把他带入了新的境界,同时还对王蒙、髡残、石涛、龚贤等古代名家的作品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

      他有两大传奇,一是有空闲就在处方笺上练绝活,每天至少要画几十张。二是曾在一处14平方米的小阁楼居住作画一二十年,大至数十米的巨幛,小至半尺的册页,从不打稿,也不愿画重复的画,提笔就上,直接以焦墨画墨稿,不修不补,一笔贯底,一气呵成。

      1977年7月,梁先生在办理退休手续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简装下了江南。他曾七下江南,遍访黄宾虹的弟子,并饱游名山大川。

      1980年春天,65岁的梁先生像一个虔诚的朝圣者开始了向往已久的敦煌之行。他在宝窟发一宏愿:“一定要把敦煌壁画纳入中国山水画。”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他做到了。

    梁天柱画作《一城山色半城湖》

      我与梁天柱先生是忘年交,我与他的二女儿、二女婿是长达50年的青海兵团战友,我与他的小女儿梁凌娟和小女婿梁平也交往近20年,他的长孙梁浩与我是忘年交。

      但是,我所收藏的梁天柱的作品,主要是从市场上“淘宝”得来。

      我非常敬佩梁天柱的人格和艺术魅力,这位人称“梁大夫”的大画家,终生职业是外科医生事业集大成是绘画艺术。他从医40年之久,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救死扶伤为患者和家人造福深得人心。他满腔热情地追逐绘画艺术的真谛用“钢筋铁骨、有血有肉”凝造的奔腾“山水”,广受赞美。他无愧于一个好医生一名好画家。

      我特别青睐收藏梁天柱的画作,更觉得有责任研究他精湛的绘画艺术,并热情地传播他的艺术魅力。

      2001年6月17日凌晨,中国画研究院特约画家梁天柱因病不幸在青岛病逝,享年86岁。梁先生带着对中国山水画未尽的深深眷恋,匆匆地走了。

      按照梁天柱的嘱咐:“我的事不要去麻烦别人”他的后事办理完全是家庭式的一切从简、低调。

      然而,梁天柱那“钢筋铁骨”铸造的奔腾“山水”,却永远流芳在中国画坛。

      当我惊悉梁天柱先生病逝后痛心之余责任心促使我开始采访动笔写稿只有一个想法不能让逝去的艺术大家默默无闻地离去。

      2001年8月18日《美术报》以近一个版的篇幅刊登了我撰写的《“钢筋铁骨”留人间──记著名山水画家梁天柱》的文章。

      2001年9月12日新华网播发了我撰写的近5000字的《著名山水画家梁天柱病逝》的长篇报道。

      最让亲人刻骨铭心的是梁天柱临终前的感叹和期盼:“美术是我的爱好,希望后继有人,一定有人!有人……”

      2013年11月14日,新华网山东频道登载了我的长篇报道《看梁浩画作──欣喜梁天柱绘画艺术后继有人》。

      2014年7月27日新华网山东频道发表了我撰写的5000字的《山东青岛:天柱画派推出三代“艺术家宴”》文稿。

      在梁天柱百年诞辰即将到来之际,我又撰写《山水画的“天籁之音”——纪念著名画家梁天柱百年诞辰》新作,来纪念他,颂扬他,为的是梁天柱精湛的山水画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

           本文原发于青岛新闻网


    旭峰美术馆地址:青岛市市北区上清路16号中联U谷产业园南区7B-102号

    旭峰美术馆开馆时间:9:00-17:00

    周二~周日:全天免费开放

    (周一闭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荣大:山水画的天籁之音——纪念梁天柱先生百年诞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ded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