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质量》
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已,你重视数量还是质量昨天,在《简书》首页读到一篇签约作者鱼小哆的文章,标题是《一年读100本书、200本书?我读书少你可别骗我》,文中对一些作者的阅读心得进行一番考证,发现其内容几乎都是从百度和京东等网站上复制粘贴下来的,一句话,假的。
作者还根据自已的阅读经验,尖锐的指出一个月读30本书,其中甚至还包括像26万字的《百年孤独》50万字的《乔布斯传》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能的,除非读者只读标题和目录。我来《简书》才三个多月,与鱼小哆并不相识,但是我觉得他是一个负责的读者,他不仅能读出这些文章中的水分,还能仗义直言的指出其中不能自圆其说的漏洞,这种求真务实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已,你重视数量还是质量不怕大家笑话,我读了几十年的书,像《百年孤独》和《乔布斯传》这样的大块头的书绝不超过100本,就更别说什么一年读200本了,对我而言,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像作者举例中的这两本书,我只读过《百年孤独》一本,而且用了差不多近一个月的时间。至于《乔布斯传》,我只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翻了一遍,根本就没敢认真去读,因为它块头太大了。去年秋天,女儿借了一本村上春树的《1Q84》放在家里,我每天读一点,用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读完。后来当我发现里边的故事没讲完,再去书店寻找下册时,才发现此书共分上中下三册,而且每本书至少20多万字,全书加起最少也有60多万字,就有点心生恐惧。后来女儿说,你要读我帮你借。我说我就想知道书中说的空气蛹和小小人是怎么回事?女儿回答说,她读完全书发现到最后关于空气蛹和小小人也没什么结果。我说,那我就不再读了,因为整个故事情节及人物脉络我已经掌握了。也许有人会说我是一个浅尝则止,不求甚解的人,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的本意就是为了丰富自已,有感觉时就多读,没心情时就少读或者不读。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装璜门面去难为自已。
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已,你重视数量还是质量到现在为止,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好几年了,可他的小说我还一本也没读过。他的那些大块头的书,比如《酒国》和《丰乳肥臀》我一看见就眼晕。所以,我真的很难相信有人一年之内会读100本甚至200本大块头的书?
我认为,读书不在多,而在于精;读书不在量,而在于质。读书分两种,一种是翻阅,一天能翻好几本;一种是精读,几天甚至一个月也不一定读完一本。这就像我们在书店选书一样,一个小时的时间可能翻过十几本,但真正能挑出来的书不过一二本而已。
我读书的速度很慢,喜欢的书至少要读三遍。第一遍翻读,不超过3天;第二遍精读,在重要的段落划上杠杠,一般至少一周;第三遍对最喜欢的书抄读,把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下来,留着写作时引用或旅行中阅读。现在因为用手机写作,很少用笔在纸上写,所以摘抄的文章少多了。
我读书的内容很杂,既有马尔科斯的《百年孤独》这样的世界名著,也有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作者的佳作;既有作家余华的大众畅销书《活着》,也有作家史铁生的小众图书《昼信基督夜信佛》。
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已,你重视数量还是质量我认为读书的质量胜于读书的数量,与其粗浅的读十本,不如真正的读懂一本。数量的多少不过是一种积累,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更不代表掌握知识的多少。当然,就个体而言,每个人读书的速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阅读得快些,有的人阅读得慢些,但是不会差上100本甚至200本那样悬殊。每个人读书的悟性也是不一样的,我对《红楼梦》中人物的理解就始终停留在十分粗浅的层面上,无法深入。当我读到一些作者对《红楼梦》颇有见的的探讨时,打心眼里佩服。
读书的速度、深度和广度,也是有一定年龄区别的。所以张潮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窃月;中年读书,如庭中赏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他是在说,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加深,读书会越来越轻松,理解会越来越全面。其实我觉得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已的优势,老年人虽然有耐力,但是青年人读书的速度肯定比老年人快。
读书是为了丰富自已,你重视数量还是质量读书当然讲究心情和兴趣,当你在夜深人静时读一本感兴趣的书时,你会发现你是与一位心仪已久的朋友对话,那感觉就好比亚里士多德遇到了伯拉图;尼采遇到了叔本华;苏东坡遇见了庄子;谭嗣同遇到了梁启超一样……
既然,书是为自已而读,那么受益多少只有自已知道。没有必要向他人炫耀读书的数量,如果非这样做不可,一定要打好基础,拿出自已与众不同的见解来,没有必要东搬西抄的装璜门面。
除了极少数神童,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在一年之中读完100一200有份量的图书的,既使有人勉强读了,也不过是一扫而过的翻阅和留览,心中留不下任何有价值的学问。这让我为那些自我吹嘘的读书人而感到汗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