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已经过了一大半了,看了两本书,《价值心法》、《如何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差不多可以看完吧。
今年年初以来一直在思考读书的意义,有时候会觉得去年前年读的太多,做的太少,并没有有针对性的去读书,就是在读书读书读书,只有输入也没有输出。
读完了你说没有收获吧?还是有的,自己的气质、逻辑、表达等等都是指数级的增长;
你说有收获吧?但是又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钱一份没赚到,充其量是自嗨,没有搞出来产品,转化出来的成果在别人看来就是年阅读量52本,又能怎么样呢?
所以矛盾就出来了?读还是不读?读多少?怎么读?读什么?做什么?目的是什么?
支持的观点肯定是读啊,量产到质变,读了肯定比没有读强啊,还有读了心情好啊,读了长寿啊,反正好处多多,但那不是我的最终目的和方向。
其实最核心的观点是,要重新建造自己的大脑,就这么简单,由于自己出身的原因,认知的差距,加之懂事了有了资源又没有好好学习,看书太少了,这都是欠下的债啊,缺的东西太多了,根本和别人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面啊,怎么能不读呢?
但是读多少呢?紧接着的矛盾是:信息这么多,出版的书这么多,这辈子甚至几辈子我都不可能读的完,那怎么就算是读到位了呢?什么时候就算是准备好好了呢?
答案是好像没有尽头啊,什么时候都不是头,那就是很鲜明的以终为始读书啊,直接奔着解决问题去,卡点是什么就学什么,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知道更要做到,做到了不知道也可以。把做到的东西不断的更新迭代就对了,先完成、后完美,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从差到好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得。
解决问题的书和其他的书都要阅读,就看这个比列怎么安排,而且读了一定要产生一些成果,比如有的人读一本书写了六篇文章,这就是成果啊,而不是我那样读完就算完了,还好最近知道去回顾一下,知道去应用了,知道梳理了,也算是进步了吧。
最直观得问题就是,我怎么解决我现在已经买回来,计划要读的书,那就是不能从头看,解决什么问题,看什么书,读一篇也算是读过了。
除了要解决我不会的问题,其他还需要解决的就是我具体遇到的问题,或者是换脑,换思维,应该这是基础。
今天早上想到的一个例子就是,看到了自学、做事、投资的关系,就像是要建一个房子一样,自学就是在准备建筑材料,各种都要学习,做事就像是建起来了一栋房子一样,投资就像是跑通了整个流程,让机器人来做一样的道理。
自学学什么?那就是做木工还是做瓦工还是做装潢工油漆工,反正不一定什么都会,这个社会就是需要大家分工协作的,但是你要知道建房子大概流程和顺序就可以了。
你只需要挑一个做到最好就行了,投资再说,那我需要做什么呢?成长路径清楚吗?需要什么样的背书呢?
那就是找一个博主跟着她的步伐搞就可以了呀,以终为始,临慕啊,找一个人啊,做起来啊,而不是乱打枪的这种,尽管还是在提高各种能力了。
现在需要的就是多范围的出击,做起来,按照别人的模式先把摊子摆起来,慢慢打就可以了。
公众号是必须做的,星球也是肯定要的,搞清楚其中的关系就可以了。那个更加侧重于什么?学习技巧也没问题,要达到双赢,记录个人成长,情绪带动别人一起,就这么简单。
2024,成长成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