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8岁的女孩说:“我玩了一会游戏,爸爸可能自己心情不好,看到后就放肆地骂我,我跟爸爸吵了起来,爸爸说我就是个废物,活着干什么,还不如去死。”
女孩爸爸是一个很刚愎自用的人,而且有很强的控制欲,不管什么时候都觉得自己的所想所为就是对的,特别是对家里面的人,不管是父母还是妻儿,都得听他的。
而他的行事也并没有一定的准则,唯一准则就是他的想法,并且在把他的想法加诸于家人的身上时,也不会顾及对方的感受,就是强制性的强加:我说的就是对的,你们必须听我的。
而在整个家里,她是爸爸最经常教训的对象。她从小在爸爸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发的脾气中,在被爸爸不断地批评、指责、人身攻击的环境中长大。
而爸爸在每次的责骂、攻击她时,还每每要对她说他提的要求、说的话,甚至是骂她,都是为了她好,是因为她自己做得不好,所以才骂她。
从小到大被爸爸用“长辈”和“为她好”这两顶帽子压制着,她没有丝毫抵抗的能力,骂不过也打不过爸爸,看到爸爸就觉得害怕,唯一能做的就是忍着。
随着一天一天的长大,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当中,学习也不断地下降,被骂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了,心里积压的很多负面情绪找不到出口,就开始有了自虐、自残的苗头。
最开始是无意识地拔自己的头发,头顶和额头两边的头发拔得长不赢,就像秃了一块,这才叫家里其他人发现了问题,而这个时候,她已经往掐自己,伤害自己发展了。
还好发现得还算及时,最终得到了纠正。但是,随着她的长大,在面对爸爸之外的其他人时,她也慢慢变得尖锐起来,攻击性越来越强,就像她爸爸对待她们时那样。
特别是对她弟弟,有时候明明是很小的事情,她自己其实也知道没必要发脾气的,但就是控制不住,总是一点就燃。
而在事后,等那阵情绪过去之后,又觉得非常地后悔,后悔不该因为这么点小的事情,就对弟弟态度那么恶劣。
而她对弟弟的态度,事实上也并不是弟弟有多么让她讨厌,只不过是把面对爸爸的无力感,迁怒到了弟弟身上。就像“踢猫效应”所说,选择弱者发泄自己的情绪。
她说,明明自己那么厌恶爸爸的言行,可自己却越来越活成了自己厌恶的那个样子。这个结论,让她觉得很难过,也很困惑。
在“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当中,身教比言传更能给孩子带来影响;而在《原生家庭》一生中也提到:父母会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精神和情感的种子,这颗种子会随着孩子一起成长。
女孩之所以越长大,哪怕她自己并不想、也不喜欢,却越控制不住地成长为像爸爸的样子,就是因为爸爸长期以来“身教”带来的影响,是她爸爸比小给她种下的种子,在负面情绪的浇灌之下结的果实。
如果对现状做出改变,期望从改变他人去实现是不现实的,还是要从自己身上入手,找到那颗种子长成的大树,将它从心里连根拔起,消除它对自己的负面影响,这样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