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刺猬X简书 | 2019“还乡手记”EPOCH非虚构故事大赛
#2019还乡手记#这口直径11米的锅,一年只能生一次火+重庆大

#2019还乡手记#这口直径11米的锅,一年只能生一次火+重庆大

作者: e3224d3938c6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00:46 被阅读27次

    小城:记忆中的变与不变

            寒假的家乡,还是记忆中的那座宁静小城:些微冷冽的寒风断断续续的吹来,伴随着天晴时熟悉的阳光,和煦这个词在与北方冬天特有的肃杀景象激烈交锋的同时让小城多了一份宁静,平坦的道路上有车流缓缓流动,熟悉的乡音和景象让我觉得鄂托克前旗(简称前旗)——这个生长了多年的地方始终是我心中的那个样子——一条街道上的商店总是变了又变,但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这里曾经的布置。

            从家里到最近的蔬菜店只要不到三分钟的路程,自从高中开始在外求学就很少来这里了,店里的老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换成了另外一个阿姨,相同的摆放位置,要说大一点的变化可能就是柜台上除了残留着菜叶的电子秤和会发声的旧计算器多了一个微信二维码。读高中的时候学校里多数情况下都是使用现金,但是大学校园里多使用手机支付,所以大一寒假回家的时候看到各种蔬菜店、超市甚至小摊上的二维码,才恍然发现小城的角落里变化正在悄悄来临:

            去外婆家的路上途经前旗人民广场,看到暑假还在翻新的喷泉已经竣工,新年快要来临,广场上又摆满了各种造型的花坛和灯笼,过年的时候这里是一定要布置一番的,尽管过年的时候这里人流量很少。

            外婆家在距离圣火公园广场不远的地方,高植被覆盖率和平坦的小路让广场成为附近居民散步和晨练的首选之地。前旗的冬天虽说有太阳能带来些许暖意,但终究是敌不过冷冽的寒风,所以冬天广场上的人流量也不多,闲来转一圈也碰不到一个人。但是这个在蒙古族人心中有重要意义的地方在特定的一天一定是人流密集的。

    广场·冬日里的召集

            从初中开始,圣火公园就已经开始建设了,只是因为位置比较靠南边,所以家住北边的我对这里的施工进度并不是很了解,直到高中的某个暑假回来外婆拉着我早起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我才恍然发现公园已经建成了。因为是在近几年才建成的,所以比起人民广场来说最大的特点便在于绿植覆盖率,虽然考虑到气候因素植被多是低矮灌木丛,但在北方的城市想要建设这一片森林一样的公园花费的功夫的确不小,顺着石碑一直往前,一眼便能看到那口大锅。

            这口锅和它周围的火撑子合起来唯一一个官方的名字应该就是圣火台了,但我习惯叫它大锅,因为大就是它最好的形容词。平日里风吹日晒,生火时使用天然气,因为耗费大而通常一年中只有祭火的时候才会点燃。根据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的鉴定:2014年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四)由鄂托克前旗民间祭祀文化协会组织逾7.5万市民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圣火公园广场举行蒙古族传统祭火仪式,仪式中最大的祭火用锅直径11米,高3.4米,羊胸叉333个,火撑子27个,额经颂读者99位,白海螺99个。正是这个直径11米的大锅,成为了这场“规模最大的民间祭火仪式”中的重要角色。说起圣火广场的标志,这口锅一定有着特殊的地位。

    祭火用锅点燃圣火

            除圣火台之外,伴月湖还有杏花谷等地方共同组成了“圣火公园”,公园名字的意义在字面中体现的很明显——在这个可以公共聚集到一起祭火的地方,体现了蒙古族祭火拜火的民族风俗,也代表了蒙古族人民对于火的神圣信仰。冬日里的肃杀阻挡不了青西蒙等地蒙古族人在腊月二十四相约祭火的热情,这一天的圣火公园广场格外热闹。

    祭火·神圣的仪式

            年关将至,过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开始准备起来。作为一个生活在蒙汉聚居地的汉族人,我对蒙古族的习俗知之甚少,很多仪式和习惯只能说见过但具体内容却不了解,家里也没有祭灶和祭火的习惯。对于祭灶祭火唯一的印象就是很多年前有幸吃过的祭灶饭,汇集了各种蒙古食品,味道叫人赞不绝口。

            今年的腊月二十四天气晴朗,非常适合出门晒太阳,于是我准备好保暖用品,踏上了参加祭火仪式的路程。早上十点三十分,各个地区的代表队已经排起了长龙,居民们也在指挥下尽然有序地进入广场。仪式的最开始,广播里播放着调动气氛的蒙古族歌曲,还有一些活动情况的简要介绍。与小城的宁静气氛相适应,广场上虽有千数来人但并不吵闹,大家都在等待圣火点燃的时刻。

            想要利用好一年一次的机会点燃圣火并在祭火用锅里“煮饭”就一定要提前准备食材,这些食材都是代表们在自家煮好的,蒙古族多有二十三祭灶、二十四祭火的习俗,祭灶之时各家都准备好了煮好的祭灶饭或者羊胸叉,只等腊月二十四用托盘乘好参加祭火即可。家户人家的祭灶饭通常不会少任何一种配料——羊肉、糖、红枣、酪丹、酥油、炒米都是必不可少的,“群英荟萃”,煮出来的祭灶饭通常都是色香味俱全。在没有看到广场上的祭灶饭免费发放地之前,脑海里无数次怀疑用来分享的祭灶饭是从大锅里捞出来的。用饭盒装好的祭灶饭终于解决了我对于食物来源的疑惑,公共分发的祭灶饭无论是一斤份还是两斤份都可以领取,没有特别的规定。

            第二天,把隔夜的祭灶饭倒进祭火用锅里,周围有诵经者,还要进献哈达表达祝福。蒙古马也不能缺席,祭火当天还会有马队列阵。

    进献哈达 马队列阵

            在人群中遇到了一位来自达拉特旗的叔叔,他告诉我自己从小与蒙古族人为邻居,因而对蒙元文化氛围深有感触,在他看来腊月二十四祭火的固定仪式可以让人们在相聚的同时明白珍惜粮食、尊重自然的道理,是非常有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这个叔叔一样,很多旗外的蒙古族人都会在二十四这天特地远程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祭火仪式。比起在家中祭灶,这样的远程奔波显得格外辛苦,但现场参加的人员脸上都是或喜悦或自豪的表情,传承习俗、坚持信仰,人人乐此不疲。

          一场盛宴自然也吸引了电视台和摄影爱好者,疏散了人群的道路上,穿着蒙古袍的主持人极为显眼;高空中盘旋的无人机也在拍摄现场画面,即使不在现场的人也有机会感受热闹的氛围。先进的传播技术让现场盛况的感染力扩大得以实现,此情此景,陌生人也许只是感叹一句热闹非凡,但对于信仰这种习俗的异乡人来说却是一种记忆。

            即便是在内蒙古有很多蒙古族人民,但蒙古袍也只有节庆的时候才会被穿出来,祭火仪式上身着民族服装的人们想要留下念想首选便是拍照,找到任何一个热情的摄影者,拍下照片再互加微信传输,画面定格记忆。这样方便的存储方式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的元宵节,人民广场举办烟火晚会和赏灯活动,想要拍照用那时候的手机还很难,比较时髦的拍照方式是用胶卷,照相机的体型时常让爸爸感到头疼。比起现在的通信方式,那时的生活条件实在有些艰难,却又难得的成为了年代专属回忆。改变不一定是翻天覆地的程度,只是在偶尔想起的时候能让人感叹一句:原来现在已经变成了这样而以前是那样。

    电视台报道祭火仪式 现场蒙古族人拍照留念

            祭火的时候由于地方有限只有一部分人能靠近,剩下想要祈求平安健康的人还有一件事可做——在已经点燃的香炉里撒些炒米和酥油以祈福,然后再到跪拜地点完成三次叩拜。元宵节想要祈福的人可以捐钱,但是在祭火的时候蒙古族人只会使用传统的蒙古食品,在这样的公共祭祀地点没有人会使用粮食以外的东西,像是一种坚持,很多人都带来了自家的炒米,或者撒一把或者是囫囵倒进去;磕头必须满三次,中间还要双手合十,祈福的环节即便是年迈的长者也不会省去。这样的场合不会设有募捐箱也没有扫码支付,最好的尊敬还是亲手撒上一些粮食,即便身无分文的人也能从准备好的袋子里抓一撮儿炒米完成仪式。

    撒米祈福

            仪式结束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来时的车辆已经开始散去,无人机的技术员开始收拾装备,行人手里都有分发的祭灶饭,广场又开始陷入安静,一如往常肃穆庄严。

    分发的祭灶饭

            冷却的祭灶饭需要热一下才好吃,迫不及待地扒拉一口,还是多年前的味道,淳厚而回味无穷,一如对家乡的眷恋。尽管小城还是原来的样子,坚持着自己的风俗和韵味,但我也明白它在变化,不经意间回忆起旧时模样,才发现时代的洪流已推着它向前走了一大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还乡手记#这口直径11米的锅,一年只能生一次火+重庆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aq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