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哲思
朝向专家型教师,在课中磨

朝向专家型教师,在课中磨

作者: 垦读者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08:43 被阅读0次

    Day 59

    今日回顾了《人是如何学习的》第二章,并初步勾勒导图。

    通读了《人是如何学习的》、《刻意练习》和《深度学习》之后 ,发现三者都借助认知科学的角度,揭示了专家与新手、杰出人物和普通人的差异,其差异是相通的,这在第二章中也得到了印证:

    1、 有意义的信息模式

    2、 知识组织化

    3、 情境中提取知识

    4、 自动化顺畅提取

    5、 适应性知识

    当然,阅读并不只是为了收割这些术语名词(并不是对知识进行切片),而是在理解这些由研究呈现出的科学结果中,汲取理解教学问题,并改进课堂教学的有利武器。

    比如说,为什么教师明明讲明白了,学生还是不断出现错误?如何理解和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章中提出了一个现象:专家并不一定能够有效的教学。这看上去比较费解,但再细究就会发现,正是由于专家已经构建了高度精密和复杂的心理表征,这种表征深入到其大脑及认知结构中,甚至是不被意识化而成为潜意识,因此当专家在教学时,很难理解新手或者初学者的困难。这也是郝老师在授课时曾经提到的,好学生未必会成为好老师——好老师也好,专家也罢,当他们全然以自己的视角来理解知识时,其间必然忽略了一些初学者必然会遭遇的困难,而正是这些困难造成了学习的阻碍,但却往往被专家忽视,或者想当然地略过。

    因此,作者提出,“专家教师了解学生可能面对的困难类型,知道如何挖掘学生已有知识以便使新的信息有意义,他们知道怎样评价学生们的进步。专家教师不但掌握了内容知识,而且还习得了教育教学知识。”P40

    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比起专家,专家型教师还需要增加丰富的教育教学论,能够充分地预设学生认知的起点、困难,并且知道如何搭建支架来突破,而后进行合理的评价。这个过程就是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文中以教授哈姆雷特来对比两种教师,一个是自身就是莎士比亚谜,并以此来设计教学,一个是把哈姆雷特的情境隐去具体信息,而将情境架设在学生的想象体验中(想象父母离婚,母亲带来了新父母,导致你疯狂地想要杀人)。前者的教学围绕着文本知识大量地知识性深挖,却不过是课本知识的翻版,而后者,却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共情进行体验,深入到剧本的人物内心中,并为剧本的探究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想到这里,不免也会回顾并反思自己近期的在线教学,究竟是否为有效的教学?从教师角度来理解教学,必须含有对学科、课程的大概念,所以教什么以大纲出发,但同时,又需要从学生角度看待学习,千方百计地搭建支架,让学生化解困难,这是怎么教。近期可能做的好的,是通过大量的情境化语境,比如教授Advise用法,把张文宏医生对防疫的建议引入到语境中造句,比如以武汉为口语交际地点来进行对话等等。不过这些还只是零星的尝试,还不足以让学生对学科产生big idea,不过,长久地做,深入地做,朝向专家,走向专家型教师,仍然是一个在课中磨,在岁月中积淀的过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朝向专家型教师,在课中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az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