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描写方式

作者: bver | 来源:发表于2017-07-31 22:38 被阅读0次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古代年龄称谓小集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而立:三十岁。

不惑:四十岁。

天命:五十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八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五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

学生称:门生、受业。

相关文章

  • 古人的描写方式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 古人这样描写天气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钟山风雨起苍黄。 寒...

  • 2019-02-26

    李茂书古人描写苏州的诗

  • 2019-02-27

    李茂书古人描写苏州的诗

  • 过年,看古人怎么描写的

    过年,看古人怎么描写的 文:杨庆瑞 1 一说回家过年,估计大家会想到《人在囧途》之类的贺岁电影。 每逢过年这段时间...

  • 盘点古人描写爱情的诗词

    0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02、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

  • 聊斋 ||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爱情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描写爱情的金句更是美得不像话,让人陶醉其中,欲罢不能。古人表达爱情的方式多是通过诗词,那些...

  • 什么是角度描写?主要分为哪几类?

    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

  • 古人算军功的方式

    古人算军功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砍头,算人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里面的李广为什么难封,主要就是李广这人打仗不喜欢用计...

  • 且看古人的绝交方式

    《与刘伯宗绝交诗》北山有鸱,不洁其翼。飞不正向,寝不定息。饥则木揽,饱则泥伏。饕餮贪食,臭腐是食。填肠满嗉,嗜欲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人的描写方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bk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