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香港散文读书
过年,看古人怎么描写的

过年,看古人怎么描写的

作者: 杨庆瑞 | 来源:发表于2017-01-22 21:38 被阅读198次

过年,看古人怎么描写的

文:杨庆瑞

1

一说回家过年,估计大家会想到《人在囧途》之类的贺岁电影。

每逢过年这段时间,交通部门都要做好春运的准备,如同打仗、不敢含糊。

过年前后,行人最多的场所莫过于车站了。

现在人们回不了家,可以打电话,可以视频一下,这在古代可是异想天开的事。

回家过年,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风俗在华人意识中深深扎根。当然围绕着这个风俗,古代人也会写信作文,互相答酬诗词文赋,以表达对家乡对故人的情谊。

偶读几个小句子,看看古人怎么想家的吧。

2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

李清照是南宋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句婉约动人,不过从她的诗词看来,也是个地道的酒客,常常以酒解愁。

此句一出,彷佛让人看到一位女士执酒高举,遥祝故乡,内心怀着无比复杂的感情吟诵她的词句。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好像有人劝她忘,仿佛自己要忘记,仿佛无奈时琢磨如何忘,结果的结论却是让自己更坚定地说了这样的话。

过年时看到这样的话,估计有很多人该泪奔了。

3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唐  刘皂《旅次朔方》

这位刘皂先生也是够辛苦,老家咸阳,却在并州待了10年。现在又要渡过桑干河,回望并州又成了另一个故乡了。

在外打拼的游子,估计跟刘皂有相似的地方。一个地方待得久了,本来是想家的,后来一换地方,这个待了很久的地方又成了自己思念的地方。

这正是游子痛苦的,正如现在的人们,有的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打拼,奋斗过之后,突然发现,自己没有融入这个城市;等回到故乡,故乡又成了自己的异乡。

在没有归属感的城市间奔波,也成了游子们的痛。

4

也有的在外根本就是让思念充满内心的。看看唐代高适的这个诗: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唐·高适

诗人直接住在旅馆里面过年,孤苦伶仃。

这样的独特悲苦感受,也只有路上回不了家的孤单旅人,感受最为深刻。

其实,人离家乡越远,思念起来越是刻骨铭心。

“故乡今夜思千里”,单是千里远,就让人产生绝望。

如今的千里应该在感受上缩短了很多,飞机半小时,高铁1小时,火车几个小时,汽车晃荡一天也回去了。

古代最快的也是马,如关二爷的赤兔马,能日行千里,那也是神马,几人能有?

只能惆怅啊!

5

当然了,也有的人看到的和感受到的是喜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宋·王安石

过年的时候,噼里啪啦鞭炮响,这样的政治家感受到的是暖暖的春意,看到的是千家万户门口贴的新换上的鲜红的春联。

王安石应该脑袋里想的如何治理国家更多一些,所以他将眼光关注在整体气象上算是正常吧。

其实根据王安石的很多诗词看来,他却是一位感情丰富的人。或许让他待在旅馆孤零零过个年,他的诗词更加感人吧!

但是这个假设不了,看他的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位诗人捋着胡子,听着鞭炮,想象着天下太平,也是很惬意的画面呢!

6

古代的诗里面,也流传着各种小农家欢快的过年诗歌: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唐  孟浩然《田家元日》

看这家人家,典型的富裕农家,过年时其乐融融,自在逍遥。

细细读来,犹如看到一幅恬静的田家小院的写意画,可以意会,不可言传,不入画中,岂能体会到那份美好?

7

还有与家人一起,孩子老婆热炕头,暖暖守在一起守岁的人,look: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账,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梁 徐君倩《与内人夜坐守岁》

估计这不单单是一千多年前古人羡慕的,不要说这么温馨的场面,就是能回到家,就是没有丰盛的食物,没有漂亮的衣服饰物,就只相聚一起,就已经很幸福啦!

8

如今的人们向着家的方向奔跑,也是向着这份温馨奔跑!

看看新闻上的大春运,冲忙赶路的人们,迎着寒风往家的方向进发,内心里都是向往着那份幸福啊!

春节在即,希望那些不能回家的人,能够过得开心点;希望能回到家的人,能细细享受团聚带来的难得的幸福吧!

我是杨庆瑞,坚持梦想,相信会遇到非凡的自己!

相关文章

  • 过年,看古人怎么描写的

    过年,看古人怎么描写的 文:杨庆瑞 1 一说回家过年,估计大家会想到《人在囧途》之类的贺岁电影。 每逢过年这段时间...

  • 古人怎么过年?

    文/太史栩 ​1. 南北朝至初唐时期,江湖上盛行宫体诗。 “宫体诗”,俗称“艳诗”,其开山鼻祖是南朝梁简文帝萧纲。...

  • 古人的描写方式

    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当而立感叹弱冠,当不惑感叹而立...”...

  • 古人这样描写天气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钟山风雨起苍黄。 寒...

  • 看,古人怎么喝茶

    微信公众号:描茶姑娘 自从神农氏发现茶,将它作为一种药予以记载之后,茶的品饮方法经历了千年的起承转变,从粗犷走向优...

  • 古人怎么看意象

    魏晋—王弼《周易略例·明象》: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

  • 看古人怎么对待瘟疫

    瘟疫,就是一种“邪气”,是真实的物质存在。 早在五千年前轩辕黄帝时期,就有瘟疫,当时流行过“五疫”,黄帝问一位医官...

  • 看古人怎么过春天

    三月,寒尽始觉暖意生。堤柳破金缕,山下桃杏放,几点微雨滋润了大地。被春风撩动的古人们再也按捺不住了,纷纭...

  • 2019-02-26

    李茂书古人描写苏州的诗

  • 2019-02-27

    李茂书古人描写苏州的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年,看古人怎么描写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yo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