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的跨年演讲,我认真看了四个小时的直播,得到APP音频出来之后,在开车时又断断续续重复听了几遍。
之所以反复听,就是觉得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别的不说,连续四个小时,有料又有趣,全程没让我打瞌睡,就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揣摩很多。
朋友圈里喷他的文章很多,鸡汤,没有干货,植入广告太多,新瓶装老酒等等,这些批评看似有点道理。
这正应了罗胖演讲中的一个观点,对于做事的人来说,有什么事是容易做的?而对于搞评论的人来说,难与难做跟他们有什么关系,什么都不难!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在台上侃侃而谈四个小时,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可以组织这样一场上万人的现场活动,门票卖到二三千元,还座无虚席,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地喷他哪哪不好。
喷之前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电视台组织一台四小时的联欢晚会,要邀请多少表演者上台,要调动多少资源来支持。每个表演者在舞台上最多展示20分钟吧,他们都需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而罗胖一个人,连主持人都没有,在台上撑四个小时,单台词就有近4万字,没有提词卡,这一点就超越了我们很多人吧。
一句话,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罗胖的跨年演讲,还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简单分享对我印象比较深的几点。
一、长期主义,让复利产生奇效
罗胖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个新名词,长期主义。对一件简单的事情,将它的时间跨度拉长来坚持,你能就看到复利的效果。这不是一个新观点,但罗胖用实际行动展示了它的效果。
60秒音频产品,逻辑思发展到今天,几千万用户的一个创业公司。大家都知道,它的起点是,罗胖每天早晨60秒钟的音频,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五六年。
60秒音频这件事,从看不懂,看不起,看明白了,跟不上了,读者经历了这几个阶段,但罗胖一直在坚持,而且还要继续坚持下去,他喊出的口号是要做30年。
跨年演讲,人家计划要做20年,一年一场,20场,现在是第四场,倒数第十七场,是不是很有仪式感,等做完第20场,他60岁了。
跨年演讲的准备,从2017年跨年演讲结束,就组建了2018年跨年演讲的工作群,持续地往里面丢素材。罗胖从2018年9月22日正式开始准备跨年演讲,从100天前定下“小趋势”这个主题。
今年新增了一个长期目标,每年的跨年演讲中,发布公司一项新产品。
罗胖定位自己是做知识转述、知识服务的,他做的事情复杂吗?看起来很简单,但为什么可以到今天的局面,这么大的影响力?精准定位,用长期主义的思维来做,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很难成功?首先,受自己认知和视野局限,机会来了,看不懂。等周围人都上车了,终于看明白了,随大流上车,但努力一下没有看到效果,就很难坚持。然后放弃,寻找下一个趟赚的机会。新的机会还没有等到,又看睁睁看到原先坚持的人在丰收,然后陷入焦虑,自我否定。
从上面一成一败的对比中,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认准一个方向,然后用长期思维来坚持。
比方,我在写作路上的坚持,一年,我肯定写不出什么名堂,最多赚点小稿费。如果坚持写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呢,我敢不敢给自己立一个十年的目标,立下目标之后,我如何督促自己做到?
对标一下,等罗胖到他倒数第七场跨年演讲时,我已经坚持写作十年了,那时的我,人生会有哪些变化,坚持会带给我哪些改变,想像一下。
二、销售自己+抱团成长,发展会更快!
因前面三年的跨年演讲我没有看过,观看之前我设想的演讲中,罗胖肯定会邀请嘉宾上台为自己助阵。后来看到全场就他一个人,有点吃惊,这是要搞个人英雄主义,所有的资源只捧一个人吗?显然不是的。
他将他团队里,所有重要的人都销售了一遍,不管是联合创始人脱不花,还是合作的各领域专家梁宁、李翔、薛兆丰等,一个个都隆重地介绍到了。不只是简单地介绍名字,还着重渲染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作品。
得到APP这个产品,要吸引更多的用户,需要更多厉害的人提供有价值的知识,说得简单点,需要更多的“网红”,罗胖需要将链接到更多的资源推出来。
对得到APP上这些知识领域的精英来说,也需要一个舞台来扩大他们的影响力,这是一个罗胖、知识领域IP和用户多赢的方式。所以罗胖越来越成功,得到APP吸引了各领域那么优秀的人来出书、做课程。
给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启示呢?第一,学会销售自己。在社交经济时代,每个人都是一个品牌,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定位,打造个人IP,销售自己。
你以为出去自我推销才是销售自己吗?不是,你对外说的每一句,你发的朋友圈、微博,你在各个平台上发表的文章,都是在一点一滴在打造自己的IP形象,都是在销售自己。
第二,抱团成长。那些能够快速掘起的大V,都不是一个人在默默发展,大家都抱团在成长。
说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看微信公众号里那些发展得好的人,不仅相互推荐对方的公众号,还会在文章中晒出自己的私交。阿何老师、剽悍一只猫、汤小小、杨小米这些大咖,都曾在文章中写过他们之间的交往。
汤小小老师的写作班,从原先汤小小一个导师,到现在六个导师团队。
我们要想快速成功,找到同频的人,抱团成长,共同努力,会成长得更快。当然,如果可以链接到更优秀的人,你会更快地成长。
三、对最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对于大多数现在还没有做出成绩的人来说,可能就是想要的太多,但行动得太少。把当下的时间精力都用在想这件事上了。
在做一件事之前,我们想要明确地预估到未来的收获才有动力开始,这个也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自己的认知能力有限,在新事物的早期阶段看不明白。
电商、微商掘起、公众号兴起、头部内容平台出现,在它们兴起的早中期,都有非常大的红利期,一些人看到了机会,坚持+努力,因此实现了财务自由,实现了阶层跃迁。
但我们大多数人,除了年龄增长,其它还是在原地踏步。怎么办?不追念过去。
现在应该怎么办?做。
比方说,我看好写作和短视频。
写作,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现在就开始写。
5G时代来临,抖音类短视频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错过电商微商公众号,可以从现在开始布局短视频。
对最未来最大的慷慨,就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站着不动,永远是观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