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可以说是众多西游迷心目中的超级大英雄,是他的一步步成长,一次次的尝试的过程中都承载了我们自己太多的无法实现的梦想。孙悟空也是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最后才能修成正果,终得以成为斗战胜佛。
师徒四人一路向西,不但取得了真经,还获得了意外奖励,除了传经,师徒四人都得到了封赏。其余不谈,单看孙悟空这个封号,被封为斗战胜佛,顾名思义,普遍被人认为是因为孙悟空能打,才得到这个美称的。其实不只是因为他能打,且先看如来佛祖是如何说的吧。
在孙行者一行人当中,来到大雄宝殿受封之时,如来已经在言语当中道破了答案。在孙悟空受封之时如来说了三句话,咱们先来看看如来说的是什么意思。
第一句: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
如来本身对这个调皮的泼猴就十分喜爱,而孙悟空因年少,那时候不懂事曾大闹天宫,搅得天宫不得安宁,可如来喜欢这泼猴又能怎么样呢,如来作为一手遮天的人,还不是要依法从事,也不能偏袒孙悟空而废弃了王法呀,又不忍将这个灵猴处死,只好压在五指山下了,这也为日后孙悟空封佛扎下基础。
第二句: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
孙悟空的这场天灾人祸,压了五百年也算让玉帝及天神们解恨了吧,做错了事就要承担后果,对孙悟空的惩罚也差不多了,整整压了五百年呐,所以天灾满足了,也不要得理不饶人,之后就是释放他了。
孙悟空生于天地间,如来也喜欢这个灵猴,为了防止以后孙悟空再犯错误,有什么办法才能把孙悟空揽在身边呢?聪明的你是否也猜到了呢,对,那就是让他成佛呗,孙悟空成了佛以后,如来不就每天都能见到他了吗。之后如来亲自看着孙悟空念佛向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亲的见解是否也是这样呢?
第三句: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功德圆满时,如来为何偏偏要封他为斗战胜佛呢?虽然孙悟空一路降妖除怪,武功之高强,别人没有是他对手的,但八戒和沙僧也除过妖怪,所以不能只因为孙悟空能打,降妖除怪有功,就被封为斗战胜佛。
相信聪明的你已经知道了答案,答对了,就是“全始全终”这四个字,才是修成正果的主要原因。
由于孙悟空一路向西取经的信念才是最贵重的,拜佛求经的诚心,普济众生的佛心,悲天悯人的善心,救苦救难的慈心,矢志不渝的忠心,降妖除怪的决心。
孙悟空这个猴头,不光能打,还是个鬼灵精。取经途中遇到妖怪时,如果只用蛮力去斗争,结果势必会失败。但孙悟空会跟妖怪玩儿转心眼儿。以智取胜,才是孙悟空百战百胜的关键所在。
所以如来正是看中孙悟空身上的特点,是别人所没有的,尤其是坚定的信念,是最让如来感动的,故此被封为斗战胜佛。但是,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并不意味着到达了人生奋斗的终点,而恰恰又是一个新的修行起点。
要知道“斗战胜佛”这个佛号并非是如来特地为悟空设立的,而是原来就存在。斗战胜佛是佛教里面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排在第三十一位。言外之意,在孙悟空之前,曾经有人任职斗战胜佛。你看看上一任是谁?
他就是释迦牟尼佛(如来佛)十大弟子之一、称为“解空第一尊者”的人,叫做须菩提。
须菩提自幼聪慧出众,但性情暴躁,逢人就骂,见山中鸟兽、风吹草动,也嗔骂不止。后来,他有缘随山神见过如来佛。经佛祖为他演说嗔怒果报之苦后,须菩提闻法后皈依佛门,经过多年精进修习,对“空”有着独特的体悟和透彻的理解。一次,有人问他是谁,须菩提回答说:"我是世间人假立名称为须菩提的那个人。"终获得道,成为斗战胜佛。
孙悟空与须菩提的秉性大同小异,之前他就是争强好胜,还常常出言不逊的“妖猴”,跟别人斗这个,又斗那个,伤害不了别人,反而伤害了自己。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所以,如来佛祖封孙悟空为斗战胜佛,就是希望他能够继续修心,像须菩提一样,真正成为向别人传递佛法,解答疑惑的斗战胜佛。
斗战胜佛降服和对治的就是烦恼!所以悟空成为斗战胜佛后,修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斗烦恼,而不是去跟别人斗。
所谓“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是属于佛家的说法。如果说悟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是一个自悟(悟空)的过程,取经成功仅仅是刚刚入门;那么他成为“斗战胜佛”后,则是“解空”,能够为世人解惑。
其实,孙悟空在取经路上不仅自悟渡己,还渡了别人唐僧、猪八戒和沙僧。因此他能够成为斗战胜佛乃实至名归。
转自: 闲谈西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