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典礼后,进入漫长的暑假,毕业生各自忙碌着:
侯蓉一如既往地利用暑假当家教,在各种学生刊物上投稿发文;
吴毕征进入体校进行训练排球,排球是他的爱好;
蕊蕊听从父母的安排,参加了本地夏令营,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活动;
英子一如既往地会自己家和父母团聚,还要带着幼儿园刚刚毕业的小堂弟,原因很简单,叔叔工作忙,婶婶带毕业班,爷爷身体不好,奶奶照顾爷爷的同时还给英子做一日三餐,够辛苦的,假期里把小堂弟带到自己家照顾,奶奶就会轻松许多——45天的假期,英子只带小堂弟回奶奶家住了两天,看看奶奶,也让小堂弟和爸妈见个面,其余的时间都是英子在家带着他。英子家门口有一条大水渠,冬天是天然滑冰场,开春聚集天山雪水浇灌农田。虽然假期里水量已经不大,但防患于未然,英子妈妈还是把家里座机捆绑的手机装在小堂弟的口袋里,时常和小家伙保持联系。
……
临近开学,蕊蕊妈给英子妈透露消息:新学期开学,初一共有七个班级,其中一三班是隐形的重点班,优等生会集中在一三班,蕊蕊已经被分在一三班。
英子妈对分班也十分重视,让英子婶婶通融一下希望英子能进到一三班,得到的回复:英子已经被分到一五班,是一五班的班主任季老师要过去的。英子妈很坦然接受了这个决定,也符合她一贯的处事风格——宁当蛇头,不当凤尾。
初一年级共有7个班级,生源来自于一校和二校的小学毕业生,每个班级45人,蕊蕊和原六四班的侯蓉、吴毕征、刘涛都在一三班,班级里除了一些小学毕业的优等生,还有个别关系户的孩子,比如英子儿时的玩伴曹艺潇,伯父是团场的政委,奶奶在团场人称皇太后,曹艺潇又是奶奶的心肝宝贝,小学就在一校就读,无论成绩如何,奶奶都会把宝贝孙子弄到最好的班级的。一三班集中了年级段最棒的师资力量,特别是英语老师金霞,讲课特别棒,又兼班主任,能在金老师班里就读的,实力都是杠杠的。
英子所在的一五班,原来的小学同学只有四个,大部分都是陌生的面孔,那又如何?英子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很快融入了新的班级,但课间或者课后依然和蕊蕊经常见面,只是相聚的时间比较短而已。初中部的学生基本都是骑自行车上下学,车棚是统一分配的,放学时英子和蕊蕊心照不宣地在车棚等候,放学路上有一半的路程可以结伴而行,这是她们两个一天钟相处最长的时间段。
新学期的第二个周会上,英子的班主任指定了班干部:英子被指定为班长,负责班级全面工作,学习委员和课代表也是根据特长而指定的;蕊蕊的班里凤毛麟角,人才济济,基本馕裹了年级段的优秀资源,班长是一个叫巴哈提汗的哈族同学,学习委员是原来六一班的班长苏阳宋一,英语课代表是哈族女生达娜。
新的环境,新的班级,一切都有序地进行着,功课中多了物理、地理、历史和政治,相对忙碌一些,英子再也不可能像小学阶段那样晚饭后陪奶奶看一会电视,再也没有时间协助奶奶照顾爷爷了。英子爸妈无论工作再忙,周末都回来看望英子,尤其是妈妈。周五晚上回不来,周六必来,洗洗刷刷,再带英子出去散心。每当这个时候,高出妈妈半个脑袋的英子载着妈妈横穿大半个县城,一路窃窃私语,无人处还引吭高歌,步行街的美食店留下了她们的足迹——所到之处,谈天说地,唯独不谈学习。
新学期开学的第三个周末,侯蓉、英子和蕊蕊商量去苏老师家看望苏老师,虽然蕊蕊还记恨着苏老师在课堂上“蕊蕊,你给我站起来,英子这么好的一个娃娃都让你带坏了……”,明明是英子不小心用胳臂肘打哭了孟小童,而看笑话不嫌事大的蕊蕊却坐在座位上躺枪了,毕竟是带了蕊蕊七年(从学前班开始)的班主任,于是三个女生凑零花钱买点水果到苏老师家登门拜访了。毫无征兆地三个得意门生登门拜访,苏老师显然很激动,询问了新环境的一些相关事情,给些鼓励和建议,宽慰这几个小女生。临走的时候,苏老师把家中的水果,还有自家儿子的所有零食都洗劫一空,满满一大包送给了她的得意门生。性格开朗的苏老师下个星期一定有了炫耀的资本——送走的毕业生来看望恩师了。
爷爷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十一小长假的时候终于走完了他的生命历程。爷爷走了,再没有病痛,奶奶也解脱了,整整照顾了三年,周末、节假日子女们过来换班,其余时间都是奶奶苦苦撑着,辛苦自不必说。
紧张的学习生活进入到了第一次期中考试,英子妈妈改变了小学阶段考试出成绩后才来参加家长会,这一次期中考试前回来一次,还给英子买了她最爱吃的小蛋糕。成绩出来后,苏丽君老师迫不及待从小学部跑到中学部打探成绩,结果让苏老师激动不已:
原来的六四班竟然有四个同学总成绩进入了年级前15名:
英子第5名;
蕊蕊第11名;
刘涛第12名;
侯蓉第14名。
虽然苏老师已经进入了下一轮大循环,从学前班开始,但这一届同学的成绩初战告捷,还是让苏老师激动不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