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在社会资源越来越丰富多样的今天,彻夜排队的情形会逐渐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
最近正是升学季,在50%普职分流、不允许跨区读高中等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孩子想上一个高中,已经不只是成绩的比拼了。且不说考前家长们的焦虑和各种神操作,就是出分前几天就去学校门口彻夜排队这一项,拼的都不是决心和态度,而是体力。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高中学位名额到校。对于那些在录取分数线附近的孩子家长来说,万一排前边有不去的,我们孩子要递补这个名额,那就是谁先排上名额是谁的。最早几年是从早晨4点多去排队,等晚上出分后,直接递补;现在发展到提前两三天就去学校门口排队,家里人轮流在校门口过夜,就为了一个递补上高中的名额,队伍能排好几百米长。也确实辛苦,但也是没办法。
本来感觉这种彻夜排队的事离我很远,并不十分在意。但最近我被逼无奈,熬夜预约一次。
受疫情影响,图书馆每日限流,上下午各300人。第一次不知道需要预约,带着要还的书去了,白跑一趟不让进。那就回家整预约吧。
那难度不是一点半点啊。一周的时间,不管几点打开公众号,都是名额已满,而且是最近两天都满。我先是疑惑真有那么多人去图书馆吗,后来就疑惑几点开始预约呢?有一天起的早,4点多拿起手机一看,名额又满了。无奈给图书馆打电话问,答复我是每天0点开始预约第二天的入馆名额。真的是想放弃不去了,就等不限流再说。
昨晚不是喝了点酒,晚上睡不着,看书就过了0点。抓紧拿起手机去看看,周六的入馆名额此时只剩15个了,上午14,下午1。原本我想下午带孩子去的,结果也没希望了,只能约一个下午自己去了。
想去一次图书馆都要熬夜预约,你说是政策不好呢,还是开始预约的时间不对?
怎么资源越多,内容越丰富,反倒越卷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