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人生》230 砸了魏征的墓碑和死后与马周为伴
魏征与马周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臣,两人都为唐贞观年间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两人死后,唐太宗对待二人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直谏之臣,魏征的敢于直谏与唐太宗的善于纳谏,已成历史佳话。魏征临死时,唐太宗亲自去家里吊唁,并深有感慨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但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几天,唐太宗竟亲自砸了魏征的墓碑,并下令取消了女儿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生前如胶似漆,死时悲痛不已,并把魏征当做镜子,可没几天竟亲砸墓碑,还不顾皇家脸面公然毁了婚约,令人匪夷所思!
马周虽远不及魏征名声响亮,但也是贞观年间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原是武将常何的门客。贞观三年,唐太宗下令,不管文臣武将,当朝大臣都必须写一篇有关朝廷政令得失的文章,并提出具体建议。这可难坏了武夫出身的常何,马周得知此事,代为写了一篇,洋洋洒洒向朝廷提出了二十多条建议,且文辞极其优美。常何次日战战兢兢地将文章呈上,结果拔得头彩,深得太宗赏识。但太宗明白,常何绝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仔细盘问,常何如实禀告,是门客马周所写,并向太宗介绍了马周的详细情况。太宗一听常何府中有这样的奇才,便派人请马周觐见。
可没想到的是,派去的人灰溜溜地回来了,告诉太宗说,马周听说皇帝请他,他根本不出来,他们连马周的面都没见到。太宗一听,二话没说,又派人去请,结果还是没有请来。太宗又第三次派官员驾宫中最高贵的四彩马车去请,过了半个时辰,仍不见马周来,太宗便到宫门外去迎候,并第四次派四彩马车去催请,马周这才整装来到宫中。太宗见马周衣着简朴但气质非凡,与之谈起当时局势和为政之道,马周侃侃而谈,贯通古今,令太宗折服,叹相见恨晚。于是太宗安排马周到掌管机要的门下省任职,没到一年就晋升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要务,后又擢抜为中书令(初唐相当于宰相)。而马周尽职尽责,在“节俭治国,力戒奢侈”“百姓苦乐是国之兴衰之标准”,以及重视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给李世民提了不少意见和建议,为贞观社会繁荣作出了贡献。
魏征死后六年,马周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年仅48岁,唐太宗为马周举行了国葬,并下令将马周葬在自己的昭陵边,死后也要马周陪着自己,使马周极尽殊荣。
魏征和马周都是国家的重臣和功臣,两人死后,太宗对他们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对魏征痛恨至极,亲自砸了他的墓碑;对马周关爱备至,死后也要与之为伴。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看看两人临终前所做的事情,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委。
魏征临终前,把多年来给李世民提的意见和建议,认认真真地整理了一遍,写成厚厚地一大摞,郑重地交给史官褚遂良,嘱以入史,以备参考。褚遂良一看,好家伙,条理清晰,内容翔实,这哪里像一个要死的人做出的事情?如某年某月某日,魏征提了某条意见,皇上不愿意,魏征强制皇上采纳;又如某年某月某日,皇帝想放松放松,被魏征声色厉俱地批评一顿,皇帝终于醒悟,不敢再玩物丧志,等等,等等。试想,李世民看了这些材料,不生气才怪呢!
再看马周临死前,让家人把他多年来给皇帝的奏折都找出来,堆在一起,他拖着病体,颤颤巍巍地划了一根火柴,亲眼看着全部烧光。家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史上不少名臣,如春秋时代的管仲、晏婴等人,都让史官把自己辅政时数落君王过错的事记下了,有意显得自己伟大,想青史留名,这事我马周不能做。”试想,李世民得知此事后,焉能不深深感激马周?!
鲁钝生感言:了解了魏征与马周临死前的所作所为,我们就明白唐太宗为什么爱马周而恨魏征了。
作为辅臣,在位期间尽职尽责,无可非议,而临死前把批评君王的事情都记录下来,想传之于世,确有贬损别人而抬高自己想青史留名之嫌。活着的时候给你提意见,批评你的错误和揭露你的丑事,死了之后还要把你的错误和丑事公之于众,死活都不放过你,这事放在谁身上都会生气,所以,唐太宗的做法可以理解,魏征的墓碑被砸是咎由自取,活该!
人生在世,谁都有过犯浑的时候,谁都难免产生过错误想法和做过错事,不管是高官还是平民都是如此,当时当事,能及时指出来,避免错误,是件好事,也是情理之中。但时过境迁,仍牢牢记着别人的陈年过错并极力张扬,实际上是对别人人格的不尊重,这样做不仅与时事无补,反而会损害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中的大忌。而如果借贬损别人来有意抬高自己,则更是大错而特错,魏征的做法当引以为戒。
唐太宗喜爱马周,我们为什么也赞赏马周呢?因为马周的做法不仅表现了做人的厚道和宽容,也体现了不贬人扬己和沽名钓誉的高风亮节。人一生的功过是非、损益得失,其有生之年的作为早已定性,史有定论,无须苛求。和马周这样的人一起共事,不用提防被算计,平添了几分安全感,何乐而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