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知障碍包括:感知障碍,思维障碍,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与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
(一)感知障碍
1.感觉障碍
①感觉过敏,是指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产生的过强反应。此症状多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
②感觉减退,是指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多见于抑郁状态、木僵和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也常有感觉减退。
③内感性不适,指躯体内部性质不明确、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症。
2.知觉障碍
①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带有固定倾向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②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感知到的形象不是由客观事物引起,并且对此坚信不疑。幻觉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
[]根据感觉器官的不同幻觉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和内脏性幻觉。
幻听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等。分为:
言语性幻听:命令性幻听 ,评论性幻听和争论性幻听。
非言语性幻听
幻视,可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疾病和高烧患者。
幻嗅,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或颞叶肿瘤时。
幻味,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幻触,常感到皮肤或粘膜上有虫爬、针刺、电灼等异常感觉。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内脏性幻觉,取患者的躯体内部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的异常知觉,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严重抑郁症发作。
[]按体验的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真性幻觉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形象清晰生动与客观事物一样有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假性幻觉不与相应的感觉器官相联系,形象模糊、不生动,与客观事物不一样。
[]按产生的特殊条件,又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
功能性幻觉,指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如听收音机边时,听到有人在骂他。
思维鸣响,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
心因性幻觉,指有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的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3.感知综合障碍
患者在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该症状分为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统称为视物变形症。
有一种感知综合障碍叫做非真实感。认为周围事物像布景,水中月,镜中花,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神分裂症。
另有为一种感知综合障碍是:患者认为自己的面孔或体型改变了形状,自己的模样发生了变化,因而在一日之内多次窥镜,故称为窥镜症。见于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思维障碍
1.思维形式障碍(包括思维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的症状
①思维奔逸:语量多,语速快,滔滔不绝,诙谐幽默。(音联,意联,随境转移)
②思维迟缓:患者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患者语量少,语速慢,语音低沉,反应迟缓。
③思维贫乏,患者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对一般性的询问,无明确的应答性反应或回答的非常简单。
④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患者思维活动,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答非所问。
⑤破裂性思维,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内容缺乏内在意义上的连贯性和应有的逻辑性。(不是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
⑥思维不连贯,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语词杂拌。
⑦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不受患者意愿的支配)
⑧思维插入和思维被夺,患者在思考的过程中,突然认为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界的力量掠夺走了。
⑨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是指一种不受患者意愿支配的思潮,强制性的大量涌现在脑内,内容往往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与周围环境也无任何联系。
⑩病理性赘述,患者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不能简单明了,直接了当的回答问题,在谈话过程中夹杂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
⒒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患者主动的以一些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患者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义。
12语词新作,患者会自己创造一些文字图形或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含义。
13逻辑倒错性思维,以思维联想过程中,逻辑性的明显障碍为主要特征。
2.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
特点: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对这种结论坚信不疑,不能纠正。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系。
1.妄想的种类(按内容分):
①关系妄想:把现实中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如,别人吐痰以为别人是在针对他。
②被害妄想: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障碍。
③特殊意义妄想:认为周围人的言行举止不但与他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别人把梨子分他一半吃,以为别人让他离婚。
④物理影响妄想:患者认为自己思维、情绪、意志、行为受外界力量的支配,这种外力是某种仪器所发出的激光、X线、红外线、紫外线等物理因素。
⑤夸大妄想:患者常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利等。常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⑥自罪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和罪行,常见于情绪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⑦疑病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四处求医。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
⑧嫉妒妄想:患者坚信配偶对其不忠,令有外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更年期精神障碍等
⑨钟情妄想:患者坚信某位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⑩内心被揭露感:患者认为自己的内心想法或者是与家人之间的隐私,未经自己语言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
[]按妄想的起源以及妄想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可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
原发性妄想,是突然发生的,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
继发性妄想,是指以错觉,幻觉,情绪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或者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另一种妄想。
2.强迫观念,又称强迫性思维是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的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可以表现为:反复回忆某些事情经过(强迫性回忆),反复思索某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强迫性穷思竭虑),反复对高层建筑物的层数进行计数(强迫性计数),总是怀疑自己的行动是否准确(强迫性怀疑),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对立的观念(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性思维多见于强迫症,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超价观念
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
(三)注意障碍、记忆障碍与智能障碍。
1.注意障碍
常见的注意障碍有:
注意减弱:指患者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以致注意容易疲劳,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从而记忆力也受到不好的影响,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时。
注意狭窄:指患者的注意范围显著缩小,主动注意减弱,当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不能再注意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见于有意识障碍时,也可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状态。
2.记忆障碍
①记忆增强,
②记忆减退:包括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主要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③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期内的经历不能回忆。
顺行性遗忘,指不能回忆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情
逆行性遗忘,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
心因性遗忘,指对生活中没有某一特定阶段的经历完全遗忘。(癔症)
④错构,是记忆的错误,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在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上出现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疑。
⑤虚构,患者把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当患者同时出现记忆减退、错构、虚构以及定向力发生障碍时,则称之为柯萨可夫综合征,又称遗忘综合征,多见于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以及其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3.智能障碍
①精神发育迟滞,致病因素有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
②痴呆。
(四)自知力障碍
自制力,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
自知力也是精神科用来判断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
二,情绪障碍
(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绪障碍
1.情绪高涨,患者经常面带笑容,自诉心里高兴,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就像过节一样。
2.情绪低落,患者经常面带愁容,表情痛苦悲伤。愉快感缺失,业余爱好、个人兴趣不复存在,自我感觉比实际情况要差,自我评价过低。
3.焦虑,患者有憋气,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称惊恐发作,常有濒死感、失控感,伴有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尿频尿急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惊恐发作一般持续几分钟到半小时左右,焦虑和惊恐发作多见于焦虑神经症,惊恐障碍。
恐怖,患者遇到特定的情境或某一特定事物,随即产生一种与处境不符的紧张害怕的心情,明知没必要却无法摆脱。多见于恐惧神经症。
专栏:关于焦虑
Freud(1949)将焦虑分为三类
1.客体性焦虑,客体性焦虑又分为两种①原发的客体性焦虑,②继发的客体性焦虑。这不是客体的出现和再现所引起,而是它出现的可能性引起的焦虑。
2.神经性焦虑,是意识不到的焦虑,是阻抑于与无意识里的焦虑。
3.道德性焦虑,患者认为危险来自超我,被体验为耻感和罪感。
A.Lewis(1967),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具有如下特点。
1.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
2.精神运动性不安,
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绪障碍
1.情绪迟钝,对一般情况下能引起鲜明情绪反应的事情反映平淡.缺乏相应的情绪反应。
2.情绪淡漠,
3.情绪倒错。患者的情绪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或是患者的情绪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
(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绪障碍
1.情绪脆弱,
2.易激惹,
3.强制性哭笑
4.欣快
三,意志行为障碍
(一)意志增强
(二)意志缺乏
(三)意志减退,指患者的意志活动减退。减少有两种情况,第1种情况是抑郁状态,第2种情况是意志减退。
(四)精神运动性兴奋(患者的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维、情绪活动是否一致)分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表现在:
1.木僵,
2.违拗,不执行别人要求做的动作,反而还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
3.蜡样屈曲,患者可以很长时间保持不动,称之为空气枕头。
4.缄默,
5.被动性服从,
6.刻板动作,患者会机械刻板的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
7.模仿动作,
8.意向倒错,意向活动与一般常情相违背,如吃粪便、喝尿、喝脏水。
9.作态,患者会做出幼稚愚蠢:古怪做作的姿势,动作步态与表情。
10.强迫动作,患者会做出违反本人意愿且反复出现的动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