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瞧》是阎连科出版于2011年的一本特殊游记。作一个乡土农民作家,阎连科对于土地资源输出的不稳定性所带来的人们生活的贫困和命运的不可掌控有着最为深切的体会,因此,逃离土地、苦难与抗争主题贯穿了其多部作品。而在经历了“向城而生”的价值判断与人生选择的种种洗礼之后,“重返乡土家园”又成为了命运安排下的最终归宿 。尽管只是一本散文体游记,《走着瞧》依然能窥探出作者延续出的深埋于城市与乡土中个体命运主题。
不似大篇幅的由景入情,书中记录的更多的是因行走过程中的人事而延伸出对细微生命的体悟,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或有带着新阶段的感悟和警醒去融入新旅途探索的意图。豆瓣上简介“深入阐释了‘行走,心灵,人生’的主题,充分展现作者‘身游世界,心系家园’的情怀。” 我们常说人之一生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然越来越多的人已明白,无论如何上路,身体和心灵可能不同步,但无法分头行事。此书虽言“走着瞧”,但“走”得更多的不是双眼和步伐,“瞧”得更多的不只是风景名胜与人文历史,更是对不同地域风俗、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人物命运的博弈、抗争、成长的挖掘,映射当下社会百态与人生情怀。
《国言》章节:差异个体间的灵魂碰撞
前四则,大多走着看着,文风舒散,更像是一场旅途修行准备,浅淡入境的回廊,为开阔震撼的真正登场留足铺垫。泰国敬畏神佛却不因此严以待客的面包车司机,木制铜镶的佛香书签插在笔筒里,诉说那个虔诚羞怯的老人谦善怀恩的质朴情愫。在意大利机场因巧避借检查之名前来索取小费的警察,获赞“中国人比以前聪明”;听翻译在加油站哲学发言“加油站就是司机的家,一个人为什么不能在自己家里抽烟”后愕然无语;见识到罗马古城中的街中之“国”,以一栋楼房占地为国土的新国家,感叹“游戏可以这么庄严”;二三事里的意大利,趣味与包容,无序间秩序。而后希腊奥林匹克公园的神圣石头、布宜诺斯艾利斯浪漫安葬该国近代以来以诗人为主的文人、名人们的玫瑰公园……片段式的捕捉,将会心一笑传导至思维语境的落笔点,让读者误认为这便是作者清淡回甘式笔触的运作之法。然从《亲爱的,西班牙》始,评论家谢有顺所述其文字中的“绝望感、苦难意识、生命抗争精神”方展现无遗。至此,回廊铺陈渐入尾声,深度碰撞顺势开场。
西班牙之旅是个极为特殊的一站,采用小说模式,唤名“亲爱的”,是一个对生命的意义彻底沮丧之人张望死亡之地的旅程,最后成为一场重生之旅。马德里是命运选择的死亡终点,“在死前的空余时间里”,主人公偶遇了巴塞罗那、萨拉戈萨小城。如果说神圣家族大教堂未能让“我”打开心扉进行交流和对话,海边落日里孩童的旱冰鞋映射的亲情渴望是隐约撕开的裂缝,那么斗牛场的嘶吼则是一场死亡门前的游弋。“我”仿佛就是那头生来就已注定落入阴谋和算计的斗牛,淌血伤口里的抗争也只是满足观众的表演和假象。“我”呐喊人类的恶习与虚荣应该被取代!“我”期待那头配合表演的斗牛可以高高抛起虚伪的斗牛士!声嘶力竭的自我抗争里,那头倒下的斗牛代替“我”死去。于是在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我”借由戈雅的《黑色绘画》进入自我对谈,“真想要活着必先死,只有死去才会懂得原生”。直至旅馆顶楼的死亡仪式完成,“我”实现了灵魂与现实的自我分离,过去那个毫无生命火苗的“我”已死去,腾出的灵魂空间奔下楼来,寻找“原生”的力量。托雷多透亮街巷里的修女、深夜酒吧里脱俗的滑稽剧;阿尔玛格罗的塔西娜教授母亲院落里封存着的关于父亲的记忆;科多华大清真寺里保留的宗教的博大包容、马拉加重逢飞机邻座热情豁然的西班牙姑娘……历史建筑、人文风俗里的寻找之旅,流动着西班牙活着的哲学与世界观、生活与生命观。“人活着本身就是意义”,而“意义全在这繁华、闹乱中”。
出发前我们无意对那些未知的感触与思考腾出生命空间,“走着瞧”时它们却都纷纷袭来。“你就待在沙山的顶上,望着那种无声而干裂的浩渺,听着岁月在消失之后留下的烟雾缥缈的浅黑的声响,嗅着现实的日光在现实的沙漠上照晒的焦糊的味道。” 这样的感知力真是一笔无可取代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