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生起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学习,读过的书,写过的作业本,练习过的纸张,叠起来也都超过我们身高的三四倍了。
而处在这个信息快速传递、知识不断裂变、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处在知识恐慌、本领恐慌的状态中,终身学习是个常态。如何破解在有限的生命中,掌握到无限学习的真谛呢?成甲,在好好学习一书中,帮我们破解这个谜团。
成甲,主业是做景区设计咨询,2009年联合创办了北京京都风景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院,并担任常务副院长。曾多次受邀在清华MBA、第九学院、多角度沙龙、中国惠普、埃森哲、中国人寿集团等机构团队进行演讲,做关于个人时间管理、知识管理方面的课程和分享。但是他经过持之以恒对思维模型探索之后,对如何有效的学习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理论。同时还被逻辑思维评为十位“全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得到”最受欢迎的说书人。
我们一切的学习和努力就是三个目的:1.解释问题;2.解决问题;3.预测问题。从而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曾经的我固化地认为,学习就是输入和消化的过程:为了通过各种考试,不断地读更多的书,参加种类繁多的课程和培训,给自己持续地输入。虽然有量的积累,但是在质的飞跃上却没有多大的帮助。转变必须要进行底层逻辑的进化。
当每一个知识不再是一座座孤岛,通过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就能完成迭代更新。
而衡量我们的学习是否有效,重要标准就是:学习之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变。如果学习之后和学习之前,思考和行动都一样,那显然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
读了那么多书,如何将知识变现?就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千万不能沉浸在为了读而读,为学而学,为工作而工作的状态。
千团大战中脱颖而出的美团王兴就说过: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很多人不懂股市为何物,股市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总是绞尽脑汁的到处去打探消息,用别人的思维来指导自己的资金操作,当我们丧失了对资金的主动掌控权时,当我们并不知道买卖股票逻辑的时候,战役还没打响,其实就已经决定了失败的结局。
在资本市场,单只股票的价格上涨和下跌,并不是我们要买卖股票的底层逻辑,而是能够跳出现象,思考其本质,并能站在未来的角度做出现在的决定,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
作者引入“临界知识”,引导我们深度思考发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来指导我们的决定。
知道自己的能力圈,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找准自己的定位,用二八定律的原则,把精力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跃迁发展。在精准定位领域里面不断的深耕,让自己成为那个90%的人。
结合自己的生活特点,阅读写作将会是自己的一个定位,通过每月读18本书,写18本书评,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文字输出水平,走上镜姐高效阅读变现之路。
如果我把追求多元的兼职收入作为努力的方向,大概率结局可能会得不偿失。
不论是刻意练习还是领导力或者社群运营力,人际沟通力,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而一旦理解了这一点,就找到了知识一通百通的突破口。
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不断在实践、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从而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
这对每个人能成为独立作战的军团都有巨大的价值。
将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网络状的联系,将知识内化,形成新行为的暗示和指导。
当遇到新观点就用绿灯思维来积极面对,为快速成长打下了第一个心态基础。可是,想要快速成长,仅仅有积极的态度还不够,还要解决一个问题:具体执行中的心态。
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
把80%的时间花在20%的重要问题上。
同样,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基本概念、有启发的观点和自己没想明白的问题上,其实都是非常值得的。
找临界知识的过程,就是寻找对我们有用的、适用范围广的可靠知识的过程。那具体怎么找呢?可以通过以下方法。
1. 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2. 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3. 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4. 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掌握临界知识最好的实战就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
因为我们想当然的认为知道关于自己的一切,但是很可能我们最不了解的就是我们自己。
正如李笑来说的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自己不知道。
怎么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呢?常用的方法有三个: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持续提升学习能力有三个技巧:记录、定期回顾与付费购买。
要为自己设置自己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高目标,不要有丝毫胆怯,勇往直前努力到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能力展现出自己都不敢置信的惊人进步。
决心:一往无前,坚持不懈。
拥有高水平的反思能力,持续地从日常工作、他人经历和书籍案例中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让自己处于成长状态。
把生活的点滴细节管理好,就是在管理我们的人生了。
从最开始简单记录事件,到记录感受和情绪,然后深入思考和反思,再到后面通过反思来锻炼自己的基础思考能力,这一切都让我看到自己一点点的进步。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将自己的能力圈以每天0.01%的成长差距拓展,一年以后定能硕果累累。
就像查理.芒格先生说的:“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我们不需要学习和了解所有的知识,我们只需要学习各科最杰出的思想,去抓住最关键的要害,就可以解决绝大多数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