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黑夜一直停在那里,是否要去追逐光明。可是黑夜为什么会停留,人为什么要去追求亮光。原来是眼睛一直没有睁开,梦一直还没有醒来。不睁眼的日子也可以输出文字,有文字呈现不需要有亮光,心里面那一片光就已经闪现在屏幕上。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用来思考,身体是躺着的,思想是游荡的。
房子离街道有几步路,门窗的隔音效果十分好。如果想安静,只需要把窗户关上门关好便可以听见针落地的声音。
环境的清静无外乎是这样,没有打扰。如果不想上班,便可以一天都不再醒来。
上班只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上班能否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转化?那需要看是上什么样的班,服务什么样的群体,如果上班能上出人生价值,那这个班是可爱可敬。
只是大多数的班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但是上班就是这样,不管你是混饭吃还是混日子,只要在班上,总得认真对待。否则不只是辜负了时光,也辜负了心境。
如果手机的屏幕能点亮一片时空,那星星都可以隐退。
城市的天空是看不见星星的,所以抬头仰望什么?仰望星空吗?那看不见星星。看不见星星的天空还叫星空吗?那就只是空。空即是无。但即便天空没有星星,也不是无。
看不见的并非不存在,只是自己心里没有,也许受限于视觉,受限于客观条件,所以看不见的也是客观上受限的。主观上的意愿可能隐藏了的部分真实。
所以天空可能本身就不存在,那些组成天空的所有大气层一旦散去,所谓的天空会不会直接就消失?这样天不是塌了,而是散了。这样人们的心里便不会再焦虑,至少天永远塌不下来。但是相对应的,头上再也没有一片天。没有天的日子,也自然没有了阳光,没有月亮,甚至偶尔能看见的星空。
窗户关的特别严实,枕巾洗得异常干净,被子软软乎乎,这个温度就刚刚好,十几度。既不需要暖气,睡觉也根本不用穿睡衣。穿上有点热,身体和棉被之间的紧密结合,显示了休息中的最高级。
试想一下,就算熊猫是国宝,它睡觉也没有被子盖。就算那些可爱的大象,睡觉也只能光溜溜的身子,外面啥也罩不上。它们倒是想罩,但是自己不会做被子。人类的一大特点就是会使用工具,而且不是像乌鸦那种简单的使用,是技术娴熟,还不断在发展开发创新。
喜欢盖被子的时候,如果太热了,就可以把手从被子里拿出来凉凉。
如果人睡觉不盖被子,倒真像是大象熊猫和香猪,别的不用管,只用往那里一躺,便可以消除疲劳,度过每一个黑暗的夜晚。
像这种微凉的季节,外面秋风四起,如果不想看那一地金黄,不想看落叶和树干的分离,唯有躲在被窝里,虽然秋风也有可能吹进来,但终究不会像落叶那么荒凉,明明掉在了树根部,却被秋风刮向四面八方。
论一片树叶的命运,像极了被子底下覆盖的那个人。看上去一副躯体躺在那里,而思想却像落叶一样,四散漂浮。
哦,不是落叶像人,而是人像落叶。不管在哪个阶段,总有漂浮不定的时候。
生活的风随时都可能刮起来,就算所有的窗户都关闭,就算所有的大门都没有打开。看上去现在是躺在床上,就像落叶还没有掉落树干。实际上会在不知道某个时段,可能也会居无定所,有家不想回,有灵魂不想归处。
窗帘还没有拉开,亮光也还没照进来。这几天的雾霾就像着了魔似的,来了又来,走了又回。像是爱上了谁又像无意恨着谁。
霾的事终究不能了然。它可能也有它的忧伤,无处言说,又不得不说。无意涌来,又不得不来。
所以霾终究有霾的不得已,管理者终有管理者的难处,治理者总是有自己的短处。只是在社会发展大踏步前进的道路上,代价总是要有的,有时候所谓的文明程度,也只是倒退的步伐。
人生就是一个大的舞台,你方唱罢我登台。看上去好像有所不同,其实核心思想都差不多。只不过所使用的工具有差异,有了数字科技的助力,蜕化只能更快,消亡指日可待。
相对于整个浩瀚的历史,国家图书馆就算再大,设计得再精妙,也装不下历史上那些成功失败,荣辱繁华和衰落。
和平年代,就算睡觉不打开窗帘,也听不见外面的炮火连天。就算打开窗户闻见雾霾,也应该不要太抱怨,它只是影响呼吸,弄脏肺部,最多也仅是慢性自杀,终究不会立即要了人命。
看看巴以战争,天天狂轰乱炸。太多的妇女孩子在战争中丧命,太多的平民百姓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战争战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夺去人民生命的屠宰场。
人活着不应该为战争而战。那么小小的年纪,前一分钟还在祈祷,祈祷战争早日结束,祈祷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父母能够安息。但是在后一秒,就被炮火摧残,被炮火夺去了年轻的生命。
一个小男孩,也就五六岁的年纪,在被炮火摧毁的废墟上,再也没找到自己的家园。甚至双手刨开泥土,也没有找到刚才还在的父母。天地间只剩下自己,灰头土脸。当一切都安静下来,那双无辜的眼四处茫然,就算悲痛欲绝,孤苦无助。目及四处,突然发现自己的妈妈被炸成了两截。上半截就在不远处,血肉模糊,怒目圆睁。而在上半截的旁边躺着下半截,因为那条红色的裤子是妈妈早上穿着的。那下半截是从腰部断裂的,正渗透着血。黑色的泥土,灰色的炮灰,红色的裤子再也看不见红色,那都是血色,惨白而肮脏。
小男孩哭的更伤心,虽然心里想着妈妈,但此刻却不敢过去,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苍天是悲悯的,见不得生命痛哭。只在第2天,无情的不长眼的炮火,就让他和他妈妈相见了。那里没有哭声,也没有战争,那里才是永恒的家园,那里也将是人类最终的归宿,早晚而已。
所以,孩子不要悲伤,不要痛哭。该炮轰的是那些统治者,该诅咒的是那些战争者。
所有发起战争的,对别的国家强取豪夺的,不断地挑衅直至忍无可忍的,都应该自决,自己的生命自己解决。如果一颗子弹射向他们,那都是浪费了子弹。像这些权利者,就应该诛十族,诛九族都便宜了丫。
很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国度,但很多时候和平也不是想坚守就能坚守得住的。所以要变得无限强大,一旦国之强大,那才是真正给人们带来福音,不只是福音,是真正保卫国家,保卫人民,为人民幸福而战。
有人来打就必须还之,而付出惨痛代价最多的就是平民老百姓。愿在战争中逝去的人们,既没有雾霾,不用再听见罪恶的炮声。
这秋日清晨,和平里的思想,也终是逃不过战争的洗礼。而窗户到现在还没有打开,窗帘也没有卷起来。
外面天空上的太阳出来了吗,那些雾霾还在吗,今天不来也没有关系,没有人会抱怨,反而会庆祝。就像在和平年代庆祝没有雾霾,就像在战争时期庆祝没有伤害。
被子依然是温暖的,但枕巾有了一些潮湿。那是看到战火中那些年轻的无助的生命,那是对在战争的唾弃,那是对生命的哭泣。
每一个生命都不应该被辜负,不应该被夺去伴着朝阳升起的权利。
外面依然没有一点声响,温暖的被褥终是被轻轻翘起,一丝丝凉风袭击进来,不由得微微打了个寒战。就算是这样,也应该一个鲤鱼打挺爬起来。
今日无战事,将为和平而努力。
看不见的那些战争,看得见的那些逝去的生命,在蓝天白云下,凄厉而刺眼。
而这里没有蓝天白云,只有深灰色的雾霾,但是这里的人们幸福安康,还能躺在床上,枕在枕上更个简文,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该是知足吧,况且还有了这么安静的生活。
如果不想安静,就打开窗户说亮话。如果不想天亮说话,那就在晚上关上窗户再说,只是那不是亮话是黑话。
黑话是黑道上人说的,就像黑化肥发灰,灰化肥发黑,灰黑化肥发灰黑。
雾霾就算再大,也埋不住那颗敞亮的心。战争就算再残忍,也抵挡不住人们向往和平。
于是把窗帘卷起来,把窗户都打开,把门也都敞开,把心更要放开。所有环境中的人,都必将背负沉重的历史代价,统治者是这样,被统治者也是这样。谁逃得出这活着的沉重,还是都应该像死去那么轻飘。
一粒尘埃终是掀不翻天,多粒尘埃就组成了雾霾盖住了天。一场战争决胜负,多场战争就用生命的鲜血来支付。至于致富,全部辜负。
在秋晨想着这些不属于秋天的往事。不,是正在发生的事。这些事离自己的生活很远,但也很近。近在眼前,又远在天边。其实就在心里。至于心在哪里,被埋在秋天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