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
打破虚假自恋的面具|“我想我得放下拯救全世界这个宏愿”

打破虚假自恋的面具|“我想我得放下拯救全世界这个宏愿”

作者: ONE丨OF丨A丨KIND | 来源:发表于2016-11-15 22:19 被阅读138次

ONE OF A KIND

体验生命无限可能性

在「没办法,谁让我是生活的旁观者呢[摊手]」这篇文章里,我们讨论了惯于推卸责任者,他们把问题的发生归咎于他人、父母、掌权者,或是无法改变的社会环境,认为自己只能身在潮流中,无法做出改变。

但与此同时,很多人其实在努力地活着,努力到甚至苛责自己,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统统揽到身上,如果说推卸责任者让别人活得痛苦,那么过度承担责任的人则让自己活得痛苦。

当事情没有如预期顺利进展,第一反应是责难自己;病得无法下床了,还是坚持去公司,因为“公司不能没有我”;拒绝了朋友的一个求助,心中愧疚半天;甚至陌生人的一句冷淡回复或者一个眼神,都觉得跟自己脱不了干系。

从前的一位同事,她的月薪8k,按理说在广州这个城市每个月下下馆子、买几套漂亮衣服、住个不错的地方都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奇怪的是,她住在广州南站一个偏僻的30平米单间,甚至还和朋友合租过这个狭小空间,每天吃得也极为简朴,后来聊起才得知她每个月给家里爸妈超越月薪一半的家用,因为家里条件并不好,正在供新房,她必须而且也应该为家里付出多一些。不舍得住在更好的房子,穿好看的衣服,因为她的家人尚未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她怎能独自享受?如果哪个月因为业绩下滑的原因,没有给爸妈足够的钱,她就会愧疚不已,甚至不敢打电话回家。

如果说推卸责任者是生活的旁观者,那么过度承担责任者就像是天然的惩罚者,是惩罚自己的高手,他们攻击的对象常常是自己,常常把“我本来可以”、“我或许应该”、“我本不应该”挂在嘴边,羞愧和内疚感是他们最熟悉的感受。

“付出就伟大,索取就卑鄙”在他们的观念里根深蒂固,为自己考虑的时候,内疚感就会无形地出现。付出是没错的,只是过程承担责任者往往区分不出付出的度是多少,越是重视的情感和关系,越是付出得多。

过度承担别人的责任,究其根本,是一种虚假自恋。在承担他人的责任时,我们会获得一种价值体验,感觉到自己是被需要的,这种价值的体验满足了我们的部分自恋。

在我们承担过多的责任时,我们往往抱着“我是无所不能”的幻想,至少你会觉得自己比对方强大,比对方“厉害”,所以你得把对方不能做好的事情给做好。

我们会主动地去承担他人的责任,也往往是因为我们在乎那个人,至少在乎那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比如上司、亲人、密友、爱人。往往是这些难以厘清的关系让我们模糊了“我”与“他”的界限,而一再在需要被认同的心理驱使着牺牲自己,取悦他人。

然而,如果这时对方没有给我们想象中的回应时,委屈的情绪和种种抱怨就出来了。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影视剧中这样的情节,夫妻吵架时,妻子歇斯底里的抗议:“为了这个家,我已经放弃了我的事业,我的工作,为了你为了孩子我付出了整个青春,难道我做得还不够好吗?!”典型的圣母式思维,觉得自己特伟大也特委屈。

提出“推卸责任者”与“过度承担责任者”这个话题,并不是让大家简单地进行对号入座,然后企图以此拿到简单的方法论就足以过好人生。

人是复杂的,至少人的思维、行动是复杂的。

并不存在一个类似使用说明书的东西能够告诉你,什么是你应当承担的责任,什么是你无需承担的责任。

也没有一个简单的分类就可以将人三七二十一地解析清楚。就如同星座的存在,一个好的占星师都会告诉你,星座的真实意义并非就是为了简单地告诉你天平座就是优柔寡断的,白羊座就是热情冲动,一个立体的人永远比平面文字上解释的星座类型要复杂多样。

“推卸责任者”与“过度承担责任者”更多是指向性的引导,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很少有人会是纯粹的“推卸责任者”,或是纯粹的“过度承担责任者”,在某些问题上,人们会顽固地认为问题与自己无关,他人与外界才是罪魁祸首,在某些问题上,把别人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内心充满愧疚感。

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的书中,作者M·斯科特·派克提出了“人生地图”这个概念,为了在人生的旅途上顺利行进,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努力绘制自己的地图,当我们对事实、对自我的认识却清楚,地图的准确性就越高。

“有的人一过完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他们的地图狭小、模糊、粗略而又肤浅,从而导致对现实的认知过于狭隘和偏激。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完美无瑕,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而对新的信息和资讯缺乏兴趣。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如果你开始察觉到自己倾向于推卸责任,或是承担了太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这都是非常好的开始,因为这证明你已经开始不断地自省,你的人生地图也在不断地更新和绘制中;但无需粗暴地将自己归类为某一类人,你的个性,你,不是由几个简单的专业术语和解释就可以定义,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断觉察自己的行为。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如此写着:“人活在世界上,快乐和痛苦本就分不清,所以我只求它货真价实。”你的人生地图的绘制亦是,打破一切虚幻的幻想吧,货真价实地面对自己,人生是个不断流动变化的过程,我们的生命地图也是。以前效果非常好的旧模式放到今天也许就不适用了,不断觉察,开放地看到自己,也看到世界。

相关文章

  • 打破虚假自恋的面具|“我想我得放下拯救全世界这个宏愿”

    ONE OF A KIND 体验生命无限可能性 在「没办法,谁让我是生活的旁观者呢[摊手]」这篇文章里,我们讨论了...

  • 我这个人

    璞城同志,你自恋吗? ——嘻嘻嘻,自恋,自爱。 (我知道不是全世界喜欢我,我得喜欢我自己。) 你时常做梦,想法很多...

  • 真实自恋与虚假自恋

    原创 作者 monica 今天在车上听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讲座,他提到了关于“虚假自恋与真实自恋”的问题。 自恋这个...

  • 真正的友谊

    那么多的虚假那么多的伤, 能够醒悟的有几个呢? 我想我们可以摘下彼此的面具, 换上彼此眼中的对方, 以一种真诚的、...

  • 面具下的虚假

    人的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是后来你和他能够交往多深的基础,除非,他让你觉得城府很深。 最讨厌的人,莫过于原...

  • 区别

    你知道暗恋和自恋的区别吗? 就是, 暗恋要瞒着全世界喜欢你, 只有我自己知道。 自恋是迷恋自己, 全世界都知道。 ...

  • 为了钱,什么都要委曲求全吗?

    为了钱,我得装上虚假的面具,把一切看不惯的东西,不能忍受的东西,都给吞进肚子。 给你钱,就是爱。 不给你钱,...

  • 谁拯救了谁

    你对孩子说:“上辈子妈妈一定是拯救了全世界吧!”我说一定是你拯救了全世界! 你的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才可以拯救! 生...

  • 互联网时代,大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

    互联网时代,大众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 能放下姿态,敢玩不怕出丑,敢自嘲自黑自恋,做更真实的自己,没有面具,没有包袱...

  • 打破全能自恋

    自己仍然有要做就做最好的,独一无二的,一家独大的,舍我其谁的,就我行的全能自恋,同时又看到别人做的那么好,有那么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破虚假自恋的面具|“我想我得放下拯救全世界这个宏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pl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