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最近一直在掰着指头等吃腊八粥,也好问关于腊八的来源,于是百度了一番。
~~~以下来自网络
关于腊八粥的起源,有这么一个充满着人性之美的传说: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得道成佛,由于饥渴难耐昏倒在地,正巧这时有一位好心的牧羊女送给他一碗粥喝,才使得释迦牟尼转危为安。所以这些活动中有重要的一项便是取香谷及干果等造粥供佛,这种粥就是现在所说的腊八粥,当时有一个颇为神圣的名字,叫做“佛粥”。佛家乐善好施,在这一天除了供粥祭佛外,也会把粥分发给周边的百姓,并通过这种方式推广佛教,拉拢佛教与世俗的情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04213/0e892f6a22122a96.jpg)
一开始,佛教只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传播,普通老百姓参与的较少,所以腊八日并没有被大众普及固定为一个节日,后来受佛家恩惠的小范围内的百姓们,除了接受寺院馈赠的粥外也逐渐在这一天亲自煮粥并将其分与邻里乡亲。
到了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普及与繁荣,佛教徒的数量越来越多,再加上施粥这个习俗逐渐深入人心,因此知道并参与这一天节日活动的老百姓也大为增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04213/9bc56ca8a1d735ab.jpg)
隋唐时期,佛教得到进一步发展,寺院在十二月初八日这一天的活动日渐丰富并固定下来,“腊八”这个本来是佛家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由此被普及到中国民间。
直至北宋,上到官方下到百姓,都开始这一天争相熬煮杂粥,并命名为“腊八粥”,腊八节终于被固定了下来,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全国各地也在喝腊八粥这个习俗之外,增加了不少其他各具地方特色的风俗,比如腌制腊八蒜等等,于是腊八节的文化内容逐渐被丰富充实起来,腊八日由此被赋予了不同于其他日子的特殊意义。尤其是唐宋之际腊日节的衰微,使得腊八节更加呈现出一种兴盛的状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7304213/b621d006a4fcd819.jpg)
总而言之,腊八节这个中国民俗的形成离不开中国历史的两大盛世,可谓源于唐而兴于宋。近年来,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腊八节这个古老的节日正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比如有人提出,腊八节可以被定义为中国的营养日(腊八粥中种类丰富的五谷杂粮正是营养膳食的生动诠释),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非常可喜的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