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读了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实录,感动不已,我才深深的体会到原来语文课可以如此生趣活泼,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在于老师的课堂中看似普通自然又有趣的活动,实则暗藏玄机,让人不由生叹。
一、儿童立场
于是我开始反思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似乎花了很大力气去解读文本,我们总祈求把文本解读得巧妙生姿,但往往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难点是什么,在起点与终点之间我们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怎样的桥梁,让他们愿意学、轻松学,而不是带着负担去学。就此于老师是完完全全站在学生的立场,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例如在执教《草》时,于老师知道学生对“一岁一枯荣”的理解存在难点,便巧妙地通过简笔画把草木的四季变化形象的展示出来,让学生代入情境理解“岁”的含义,从“岁”到时间、到自然万物的变化,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学生理解此诗层层深入。这节课之所以令人拍案叫绝就是因为于老师站在儿童立场去雕琢文本,组织活动,因此整堂课好玩有趣又回味无穷。
二、情境教学
总的来说,于老师的教学立足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而是通过日常生活或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引入新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特点,于老师善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入作者描述的情境之中,还原意境,理解文本所传递的思想。
于永正老师还善于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翻转文本,换角度理解文本。例如在执教《翠鸟》一课时于老师为了检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设置了外国和平使者采访翠鸟,小朋友扮演翠鸟接受采访。于老师在课堂中不动声色地让学生理解、反馈文本,不仅检测了学生的理解程度还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得课堂趣味十足。
三、质朴而生动
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太多花哨与热闹,而是质朴生动,默默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几乎每一篇课文于老师都会有范读,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文章经过于老师之口总是那样的韵味无穷,他常常说:“听我的朗读,看我的表情”,他的表情朗读其实是在对文章深层理解基础上的表演,是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走进课文做铺垫的,不同于我们平时模仿的夸张朗读。除了朗读,于老师还会加入一些动作、语言、神态等,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跟着学,孩子们随处都能采撷到智慧之花。
对照于老师的课堂,我反思自己为了一节课,我又花了多长的时间,我的设计是否充分考虑了孩子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现有的生活经验呢?于老师的阅读教学实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面对语言文字就应该让孩子们扎扎实实地读,安安静静的思,认认真真地辨。
语文教学应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在这本书中于老师告诉我们:“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作文,留下认知与情感,留下书写、阅读、表达的能力,留下兴趣与习惯。”
而我们当下青年教师的语文课堂要做的是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留给学生兴趣与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