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老韩书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重读《北京法源寺》 ——历史也可以是大片

重读《北京法源寺》 ——历史也可以是大片

作者: 范澜钦 | 来源:发表于2017-11-28 17:28 被阅读69次

    重读《北京法源寺》

                                                       ——历史也可以是大片


            第一次看《北京法源寺》是在八年前,当时看,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不仅不觉得好看,反而有难以读下去的感觉,情节既不紧凑也不跌宕,人物既不集中也不连续,议论旁白很多,加之当时自己的历史知识少的可怜,看不懂故事也听不进道理,只能是硬着头皮把全书的字认了一遍,就草草合上,在脑海中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的过去了,惟一记得的一丁点内容就是它写的是跟戊戊变法有关的一些人和事。

            自去年11月,重读李敖全集至今,对他的了解又加深了,以前觉得他多少有些自大,现在感觉,他反倒是有些谦虚了,以前觉得他只不过是历史知识渊博的历史学家,现在发现,他是思想家,是历史文物鉴定家,是诗人,是中文水平一流的文学家,也是铁骨铮铮的坐牢家,他不仅历史读的透,英文念的好,杂志办的牛,重读《北京法源寺》,又发现,他也是一个极好的编剧。

            小说一开头,就从老北京的民俗开始谈起,借着一条天河和牛郎织女,从七夕谈到鬼节再谈到中秋节,拉拉杂杂的像拉家常,不矫造也不啰嗦,三两句就将老北京的生活习俗活灵活现的摆到我的面前,仿佛一部电影画面,一开头就是老北京人热闹的生活场景,紧接着,画面一转,中秋节过后的一天,夜黑风高,牌楼下的偷尸怪人又将故事引入有点悬念的恐怖,直到怪人偷偷摸摸的一路经过无数个门,才将尸体扛进法源寺偏殿的棺材里,故事才逐渐进入主题。

            跟八年前读起来毫无感觉比起来,现在读起来,却是引我入胜,看多了空洞无物的华词丽句,才发觉这种朴实有内容的文字是这么有魅力,加之其中又融入了精准的历史知识,在剧情往前推进的同时,我不自觉的将整个人物和情节放到真实的历史里,当然,得亏我还增长了一些历史知识,一下子,感觉故事厚重起来,慢慢读,感觉像历史书,但不枯燥,运用了一些倒叙,并列叙事的小说技巧,像小说,但借助书中人物的语言,处处闪耀着思辨的光辉,比如“善”与“伪善”,“死事”与“死君”等的辩论,看到这些辩论,一下子小说好像又变成了杂文,我又得跟着想这些问题,脑子难得停歇,只有马不停蹄的跟着作者的思维,你才能感受到这本书的魅力。

            以北京法源寺这座至今仍屹立在北京宣武门外的千年古刹为具象,通过不停的变换时间,通过多重画面的叠加来凸显古寺的历史感、沧桑感和悲怆感(画面感极强,让我想起了美剧纸牌屋的片头画面,天空在变幻,背景在变幻,具体的建筑物和雕塑却不变,很有那个感觉),从唐太宗始建该寺到清朝末年,围绕着北京法源寺的故事一直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幻,一直变幻到康有为在古寺中出现,才停下来,才引出广州义园的一座孤坟、古寺的一位老僧,此情此物此人又和当年偷尸怪人的事件联系到了一起。这些过往事件的叙述,这些情节巧妙的结合,只有在一流的中文的叙述下,只有在深厚历史知识的支撑下,才能毫无偏差的表达出来,才能设计得如此天衣无缝,而书中的这些描写和情节,比比皆是。(2015/03/2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北京法源寺》 ——历史也可以是大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ye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