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话电影』
观《我不是潘金莲》后感

观《我不是潘金莲》后感

作者: lihongbin | 来源:发表于2016-11-23 18:04 被阅读0次

赶了个早去看了冯导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莲》,想写点东西却是几天之后。脑子里似乎东西很多,但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源头,只好以最简单直接的观后感命名。

不可否认冯导在中国喜剧电影中的地位,往往是幽默中不乏意味。《甲方乙方》是奇思妙想,《手机》是微妙两性,《不见不散》是轻松明快,而《我不是潘金莲》更多的却是一种荒诞和辛酸。

电影拍出了黑色幽默的味道,大家乐呵呵笑着看完了电影,但不时冒出一句,到底讲了什么?我们到底在笑什么?是在笑李雪莲吗?本想钻政策的空子得个便宜,不想弄假成真,婚离了,肚子里的孩子也没了,怪谁?怪法院?法官的判决略显草率,但是合理。怪县长?怪政府?一气之下,上北京告了十年。各级政府为之头疼,以至于最后县长怒批当年的法官判“错案”给大家惹来了这么多麻烦。基层领导对李雪莲围追堵截,派民警日夜盯梢,倒引起观众反感,此时暗恋李雪莲多年的赵大头站出来愿帮着去告状,本想着要到了柳暗花明的一刻,但赵大头却是想借此解决儿子的工作转正问题,这无疑是给了我们一记耳光。也许我们在笑各级官员踢皮球打官腔。扯亲戚关系,亲自登门拜访,永远的一句都是我没有把工作做好,给领导添麻烦了,活脱脱的官场现形记。法官贾聪明一身是戏,帮着解决问题是有追求,求上进。首长拍桌子震怒倒是符合群众预期,但作为艺术表现形式来说,窃以为有点直白了。

回到刚刚那个问题,我们在笑什么?余以为,三分好笑,七分苦笑吧。故事很简单,故事很荒诞,但是故事很中国。

李雪莲去告状,好似秋菊打官司。不同的是,我们很容易站在秋菊的一边,却很难认可李雪莲。外人看来,李雪莲是自己吃了亏,却硬要政府来评个理。有人说,这是普通老百姓的不懂法,甚至是无知,倔强到十年都是一个脑筋。可是事实是,这样的人一直就在我们身边。李雪莲就是当下最基层普通百姓的一个缩影。影片中的李雪莲在碰壁后,选择持续不断的去告状,这是觉醒,但现实中多数老百姓在碰壁之后都选择了沉默与顺从,逆来顺受,认命,常常苦笑问自己,能斗过……。作者没有鼓励大家去告状的意思,但是我们又有多少人从骨子里好过李雪莲呢?

相关文章

  • 观《我不是潘金莲》后感

    赶了个早去看了冯导的新作《我不是潘金莲》,想写点东西却是几天之后。脑子里似乎东西很多,但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源头,...

  • 《观我不是潘金莲感》

    我之前看冯导的电影并没有带着一种欣赏的眼光去看,而是一种娱乐一下性的去观看,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但是只从看过他写的那...

  • 读《我不是潘金莲》后感

    说来惭愧,开始读大名鼎鼎的刘震云先生的作品是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预告片出来之后。刘震云先生的作品很对我的胃口,...

  • 《我不是潘金莲》观影小感

    承蒙好友昆仑玉石,一同观看了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在观看之前,因为网上评论的缘故,我对这部电影有种先入为主...

  • 观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在上映前就炒得很火,冯小刚与王思聪互怼,一直很想去看这个片,说实话,看完并没有什么惊喜,李...

  • 感《我不是潘金莲》

    这就是一个农村妇女去北京告状告了十年的故事。 电影从头到尾都是以复古色调为基准,拍了很多有诗意有故事的镜头。当主人...

  • 观《我不是潘金莲》有感

    冯小刚导演经常试图在2个小时的电影时间里给你讲个故事。这回故事就围绕里面的女主角李雪莲10年来不停的为她与前夫假离...

  • 观《我不是潘金莲》有感

    影片中的“李雪莲”因为和丈夫商量如何要能多分一套房子,就合计商量去民政局办了一个离婚证明。结果,原本是假离婚,却因...

  • 观《我不是潘金莲》有感

    电影故事很平淡,但是对人的心理,人性的解读刻画的特别好。同时整个电影的镜头,每一个画面都是一副美丽的风景画。 《我...

  • 观《我不是潘金莲》有感

    4个问题 todo 昨天晚上看了《我不是潘金莲》,很好看的电影,推荐大家看下。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想到了4个问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我不是潘金莲》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yv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