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古建筑旅行·在路上
俠客行—余蔭山房:聽風知夏,夢回晚清

俠客行—余蔭山房:聽風知夏,夢回晚清

作者: 诗意的安居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19:02 被阅读131次

一直以為中文本身就有一种意境在,比如你讲"岭南",你道"江南",亦或是"園林",仿佛每个字都有無盡的深意似的。為紀念先祖的福蔭,清朝举人以"余蔭"為自己歸隱的宅阺命名,這宅阺留存至今,依然㪚發着恬靜、淡雅的味道。

步入園中,一副對聯映入眼帘,上書:"余地三弓紅雨足","蔭天一角綠云深",了了數語,將園中綠樹掩映,幽靜闲淡的意境表達得恰到好處。夾墻種植一排翠竹,拂擋園外之喧囂。

夹墙翠竹

輕抬步履,穿過這翠竹迎客的门洞,踏上虹橋,僅30米的長度便將橋、廊、亭、欄巧妙的連結在一起,夏日荷花盛開,龍舟水滿,池水剛好漲到橋孔正中,橋孔與倒影上下剛好形成一个正圖,夜幕低垂,月影與橋影相映成趣,構成"虹橋印月"的美好景致。

虹桥印月

跨過虹橋,舉目便是"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的"深柳堂"。此處為昔日園主會客讀書之所,閒時與友人交談于如紅兩般綻放的炮仗花下,輕風徐徐,好生惬意。堂內有32幅木扇格子,中廳有襾幅大型花鳥挂落,全用紫檀木雙面雕成,為"松鶴延年","松鼠菩提"。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晚清廣東三大才子劉山舟、張船山、翁方綱等人的詩句,以及乾隆時期大學士劉墉的墨宝。

深柳堂

以墨硯為"池",蘸硯揮毫為"臨池",在深柳堂抬頭仰望的就是這"臨池別館"了。館禸素雅簡樸,廊檐有柱聯書曰:"別館恰臨池洗硯有時鷗可狎,回廊移步月尋詩不覺鶴相随。"

临池别馆

"深柳堂"左側有一廬舍,名曰"卧瓢廬"。廬中陳設簡單,窗戶卻極具特色,"一窗景色分四時",園主人懷念北京做官時冬日的雪景,用白色和藍紫色玻璃來鑲嵌窗格,透過這種上面鑲有圖案或書画的單面彩色玻璃的滿州窗向外望去,宛如一番嚴冬下雪的景致;如果將兩扇窗重疊起來,透過玻璃往外望,窗外就一片通紅,如深秋的紅葉般,如此精巧构思,平添了几分樂趣。

卧瓢庐

行到回廊深处,便是远近闻名的“玲珑水榭”了。它环水而立,是园内第四所建筑俗称“八角亭”。水榭呈八角形,八面全是窗户,结构高雅。这样一来,既能八面通风,又可以八面观景。对于八角亭的八景,東面是"丹桂迎旭日",窗外種著滿園桂花,東南角是"杨柳楼台青",那裡是一座小樓台,南面是"腊梅花开盛",窗外有一株百年古腊梅,西南是"石林咫尺形",那里是疊石成山,峰巒起伏,正西面是"虹桥清辉映",正是那印月虹橋所在之處,西北是"卧瓢听琴声",為主人與友人月下彈琴之所;正北為"果坛兰幽径",那裡有鳳眼果,大樹菠蘿,白蘭三棵大樹,東北為"孔雀盡開屏",這里一直养著几只美麗的孔雀。

玲珑水榭 孔雀厅

余荫山房占地面积1598平方米,坐北朝南,余荫山房吸收了苏杭庭院建筑艺术风格,整座园林布局灵巧精致,以“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的手法,充分表现了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丨

相关文章

  • 俠客行—余蔭山房:聽風知夏,夢回晚清

    一直以為中文本身就有一种意境在,比如你讲"岭南",你道"江南",亦或是"園林",仿佛每个字都有無盡的深意似的。為紀...

  • 俠客行

    细看策马射弯弓,莫问杯酒敬平生。金戈铁马杀戮尽,血腥,大道坦荡任君行。 江湖恩仇血渐冷,无情,赢得百世侠客名。回看...

  • 俠客行

  • 夢回工校

    夢回工校 勁風疾雨驚客心,吱吱嘎嘎似推門。意氣風發無所懼,夢回工校一書生。青瓦紅牆今應在,人去樓空江水騰。彼時...

  • 【七絕*春秋古往之獨行勁士大司馬】

    雲月迭開心薄明,風波鼓動一人迎。 三山平作古仁義,五葉先知俠客行。

  • 秋夜聯語二副

    甲 秋夜易悲秋,三更月上三秋樹; 夢邊難入夢,一事魂驚一夢身。 ​​​ 乙 風風雨雨聽秋聲,東北西南,東南西北; ...

  • 你聽,今晚的風很美

    你聽,今晚的風,很美 夜色溫柔如水 花上的露水怯怯 雨聲往西邊兒吹 俊朗的人兒在夢里酣睡 你聽,今夜的風,很美 窗...

  • 📕

    聽說海也會哽咽昨夜的夢 Miss夏

  • 搗練子

    翻熱浪,息涼風。 屋外鳴蟬怨夏濃。 混帳舞蚊驚好夢, 焫床煎汗起聽鐘。 ———————— 記:家無冷氣熱得兇,人在...

  • 稼翁诗词丨🗡侠客归⚔️

    今朝醉舞劍花飛 笑看江湖俠客歸 再起風雲平賊寇 沙場敵血染徵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俠客行—余蔭山房:聽風知夏,夢回晚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yyx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