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三·一四】
卢仝《月蚀诗》,有“官爵及董秦”之句。人疑藩将董秦来降,赐名李忠臣,现在贵官,卢仝不应讥之。姚宽《西溪丛话》以为“董秦”者,汉之幸臣董贤、秦宫也。此说似有理。
卢仝(tóng),(约795年—835年),唐代诗人,初唐四杰卢照邻之孙。出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思礼村,祖籍范阳(河北省涿州)人。早年隐少室山茶仙泉,后迁居洛阳。自号玉川子,破屋数间,图书满架,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被尊称为“茶仙”。性格“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狷介类孟郊,雄豪之气近韩愈。韩孟诗派重要人物。835年十一月,死于甘露之变。
《月蚀诗》,唐代诗人卢仝作品。该作品用1677字,描述了在浩瀚广阔的天体中发生的一次月全食现象和过程,诡异万状,纵横捭阖,连同它的篇名都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创新。内有句“岁星主福德,官爵奉董秦。”
董秦,一般指李忠臣,(716年—784年),原名董秦,幽州蓟县(今天津市蓟州区)人。唐朝中期藩镇将领。少年参加平卢军,先后效力薛楚玉、张守珪和安禄山。安史之乱爆发,随同官军平定叛乱,屡立战功,累迁开府仪同三司、殿中监、陕西神策两军节度兵马使,册封陇西郡公。宝应元年,拜淮西节度使,先后讨平周智光和李灵曜的叛乱,进封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封西平郡王。大历十四年(779年),为部将李希烈驱逐,逃归京师,郁郁不得志。泾原兵变时,拥立朱泚为帝。兴元元年(784年),朱泚败亡后,李忠臣有罪处死,时年六十九岁。
姚宽,(1105年—1162年),字令威,号西溪,嵊县(今浙江嵊州)人,姚舜明子。以父荫补官,初仕幕府。官至权尚书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博学强记,天文术数推算尤精,诗词亦工。著有《西溪居士集》五卷、《西溪乐府》一卷。原集已佚。又著有《西溪丛语》,是书多考辨典籍异同,有较大学术价值,今存二卷(《四库全书》本作三卷)。
幸臣,音xìng chén,是指得宠的臣子,君主宠爱之臣(含贬义)。
董贤,(前23年—前1年),字圣卿,冯翊云阳(今陕西泾阳)人,御史董恭之子,汉哀帝刘欣宠臣。初任太子舍人。绥和二年(前7年),汉哀帝即位,董贤升任为郎官。两年之后,董贤在殿下传奏时,汉哀帝喜欢其容貌,于是招他上前对话,升任黄门郎,由此受到宠幸。任驸马都尉侍中,汉哀帝出门乘车就陪坐其旁,回来后侍奉左右,一月之内所得赏赐共达一万万钱,其富贵震动朝廷。后哀帝封董贤为高安侯,食邑一千户。不久,增封二千户。以董贤代替丁明为大司马,位列三公。元寿二年(前1年),哀帝去世。不久,王莽借助太皇太后王政君指使尚书弹劾董贤,又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下诏罢免董贤的大司马之职,当日董贤自杀。董贤常常与汉哀帝同卧同坐。曾有一次白天睡觉,董贤头偏枕了汉哀帝的衣袖,汉哀帝想起床,而董贤却未发觉,汉哀帝不想惊动董贤,于是用剑截断衣袖后方才起来。此即成语典故断袖之癖的出此,后世泛指男子之间的同性恋行为。
秦宫,汉大将军梁冀之嬖奴。秦宫年少而兼有龙阳、文信之资,梁冀与妻孙寿争相宠幸之。(嬖,音bì。宠幸:嬖爱。便嬖。嬖幸。嬖人。)
《月蚀诗》句:“岁星主福德,官爵奉董秦。忍使黔娄生,覆尸无衣巾”。董者董贤,西汉哀帝幸臣;秦者秦宫,东汉将军梁冀之嬖奴,皆以善媚取宠,显赫一时。黔娄生者,春秋时齐国高士,因为不求仕进,死时穷得连遮体的衾被都没有。诗人把董秦和黔娄生的际遇作鲜明的对比,用意是深远的,使人想到诸葛亮《出师表》上的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