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锻炼结束,一个朋友邀请去她的茶室喝茶聊天,刚开始是我们几个女性朋友在那聊,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男士,朋友的朋友,也加入了我们聊天的行列,聊着聊着聊到了孩子,这位父亲的孩子被保送到某知名高校,从某种意义上讲,读书到这个份上也是功成名就了。但在听完这个父亲的分享后,我觉得五味杂陈。从孩子出生到进入大学,他们家都没敢大声说过话。爷爷奶奶负责生活及后勤保障,洗衣服做饭,房间整理。妈妈负责各种补习班,父亲负责挖掘各种社会资源,协调关系,不得不说,确实挺牛,也如愿以偿,通过全家人18年的努力,进入名校。
这位父亲说,进入qing hua有27种途径,考试只是其中一种,其他都比考试简单,这个话题就不多聊了,这样的场景,其实身边到处都在上演,只是没有这么严重而已,但在对待孩子的自理性问题上,行为都是一样的,就是全力以赴让孩子的精力投在学习上,其他能包办的都包办。
一个人都不能自理,那还叫一个正常的人吗?我以为,别说去了这样一所学校,即便去了哈佛又如何?哟反正不羡慕这样的生命个体。其实培养自理能力和上名校并不冲突,有相当多的优秀孩子,不但各方面能力都很强,学习也很好,因为这些综合能力是可以反哺于学习的,这也因此咱们国家的那所名校也被称为人才的聚集地,确实也有20%的人是全能,是精英。
孩子在该独立的时候没有独立,爸妈养育的可能就不是一个“人”。如果在该放手的时候不放手,那么你养的可能就是一个宠物,或者是私有玩偶。是人就要长大,长大就必须独立,独立一定会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学会独立是每个人成长路上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作为父母,要让孩子逐渐融入集体,自主生活;作为孩子,应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尝试自己去解决各种问题。这才是一个生命真正的成长过程,才真正能体现一个生命成长过程中所蕴含的意义。
自理就是自我管理,自理能力是一切能力培养的基础,没有自理能力的孩子成长都是假的(被代劳的),随着成长的发展,自理能力不强的孩子,容易表现出畏难情绪、依赖心重等问题,抗挫能力极差。自理能力不强的孩子,背后总有一个什么都操心的家长。孩子的事情一手操办,不舍得放手。
有感而发吧!晚安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