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读书想法
七分正經度生,三分痴呆防死

七分正經度生,三分痴呆防死

作者: 子言偲偲 | 来源:发表于2018-12-30 18:01 被阅读70次

題目的灵感,来自一本人生格文集---《小窗幽记》

关于此书作者有两种说法:             

一说明人陈继儒,一说明代陆绍珩

原句是—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                                    留三分痴呆,以防死。”

(图片来自网络)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是臧克家在1949年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写的。

画家空行道人李振凯先生笔下的鲁迅

能拿起笔杆子打人的鲁迅,在他逝世多年以后,他那锋利的笔触,仍然警醒着代代世人。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文学斗士”鲁迅的文章,在你我成长道路上的语文课本中,真的是留下了不少的“梦魇”,他的作品被收入语文课本最多时,曾高达31篇!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这或许也是是大文豪鲁迅万万没想到的

七分正經度生,三分痴呆防死
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

            ——《答有恒先生》一九二七年

家道中落的鲁迅,受尽了街坊邻居的冷眼;身为弱国子民的他,本一心想用医术来医治国人的躯体,却在国外也被逼到弃医从文,想用用字字珠玑的语句,给当时的人们泼去一瓢又一瓢冷水,试图冲醒当时国人的脑袋。

当然,有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

想想看现在我们所处的网络环境,涉及范围之广,传播速度之快,你的一句“不恰当”言语,或是对于哪件事的见解,或是对于那个人的评价,或是你不小心打错的字,说错的话,足以将成千上百乃至上万、上千万的人的唾沫引到你身上,甚至引发惨案!

人这一生,最难做到的是“难得糊涂”。

没有谁能自始至终不背叛你,也没有谁能护佑你一生。

七分正經度生,三分痴呆防死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一位名叫“李子柒”的网红。

我相信,大多数喜欢她的人,是羡慕她过的那种田园式的生活吧!

我也不止一次地向他人提起,我想归隐山林的想法,想过那种一箪食一瓢饮,一人一屋一山林”这样的生活。

可当我昨天拜读《问心》这本书时,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我错了!

原来,我们都错了!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就算网红李子柒她一人一屋,自己耕作,自己收获,但是,她也必须通过网络,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她,增加人气,以至于获得更多除物质以外精神方面的东西。

大家都学过陶渊明的诗

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多少都市人向往的生活啊!

现在的情形大不相同了。大多数的人在乡间并无可归的“田园”,终身局促在都市“尘网”中,住的都是每月多少钱向房东租来的f房子,吃的是每石十几块钱向米店购来的米,穿的是别人帮我们织好的绸布,行的是车马杂沓的马路,“虚室”、“桑麻”、诸如此类的辞藻,与现在的都市人差不多毫无关系。我们读田园诗时觉得很有兴趣,只是一种头脑上的调剂,这种情形和都市有钱人故意花了钱到乡间旅行一次一样。老实说,只是一种消遣罢了。

                ——摘自《文心》

生活在繁华都市的我们,有时候会感到,在这诺大的地方,居然没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生都在追求买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的原因吧!

但,还是那句话: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

留三分痴呆以防死!

世上的物质,我们是追求不完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生活的同时,也稍微放过自己!                       

比昨天的自己好一点,就好啦!

谢谢观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分正經度生,三分痴呆防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gv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