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15年在美国拿到博士毕业回国,16年1月正式开始工作,到现在差不多四个年头。借此平台,静下心来,回顾一下四年工作的过往。欢迎职场老人指点一二,也希望能给即将加入职场的应届生带来些许帮助。
一个传统行业的工科博士
身边很多朋友总觉得,你一个归国留学生,还是博士,一定是职场精英,年薪半百。可不巧的是,我所从事的行业是传统行业,环保水处理。这个行业年轻人收入最大的特点就是,饿不死,也吃不饱。有前辈告诉我说,我们的行业是越老越吃香,我觉得到目前为止我依然很年轻。
现在的博士往往不是博学,博闻强识,而是在一个细分领域走到牛角尖的人。如果你有幸赶上了这几年的风口,如计算机科学、机器人、人工智能,那么恭喜你,你可以加入一流的科技公司从事前沿技术的研发工作,同时领取非常诱人的年薪。而作为一个传统行业的从业人员,我的起步薪水是十分可怜的。最终,我选择了一家科研机构,开始了我的技术研发工程师的职业道路。
跟很多美国留学的同学比起来,我的收入十分寒碜,但我并不是很沮丧,对于风口行业的高薪职业也是认可的,毕竟在那样的行业里,他们能创造出远大于我的直接经济价值。不过,我也坚信,随着经验的积累,能力的提升,每一个行业都有广阔的一番天地。
初入职场
刚刚开始工作作为职场小白,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奇的,不管干什么仿佛都有使不完的力气。无论是科技攻关,还是日常琐事,全都尽心尽力。干什么事儿都冲在前面,不惜力气,不怕辛苦。现在想想,所谓的不忘初心,除了最初的梦想和坚持,还有我们最初的赤诚之心。
刚刚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都需要适应。有幸的是,我有一个十分照顾人的老领导。他对每个应届毕业生安排了双周一对一坐谈活动,交流工作中的困惑,并给出他的建议。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坐谈活动不强制,自愿参加。很多一起的新同事开始都是定期与老领导交流,可是随着工作慢慢的开展,很多人慢慢减少了坐谈的次数,参加的变少了以后,甚至最后只有我还保持着与老领导的定期沟通。这几年来与老领导的定期沟通,给我的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从职场的行为到项目的执行,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们身边很多经验丰富的职场老人都是工作中宝贵的财富,作为新人我们一定要主动的与他们建立沟通联系,最好是师徒联系,对于我们的成长大有裨益。我也听说很多大公司都是有导师制度的,如果没有的话,那不妨自己主动去拜一个吧。
不断磨砺
作为一个博士毕业生,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是我的强项,做起来游刃有余。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我们行业的技术研发工作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现场实验,而且这些现场通常都在条件相对恶劣,入职以来这四年。我先后参加了三次现场实验,其中两次是我负责组织的,每次现场工作都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虽然现场条件辛苦,但却给我的职业技能以极大的锻炼和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现场工作会出现各种各样意向不到的问题,锻炼我们快速合理解决突发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多实际应用中的问题,给我们未来的研究创新工作带来的新的方向。
此外,这几次现场的磨砺也对我项目计划与执行,组织协调能力有了很大的锻炼。也让我慢慢的走上了项目负责人的岗位。操的心多了,收入水平也慢慢提高了。
不忘初心
絮絮叨叨记录了一些几年以来的收获和感想,希望能对应届毕业生和职场新人有所帮助。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只看重眼前的收入,更要看重个人的成长,能力的提升。现如今这个社会处在高速的发展过程中,一旦停滞不前,很容易被淘汰出局。努力的同时也不要忽视协调好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唯有健康,我们才能追求更好的未来和幸福的生活。
最后,我想对自己和坚持看到这里的看官说,不忘初心,坚持曾经的梦想。牢记当年那份赤诚之心,认真对待工作,认真对待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