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0年代的到点下班与现在的996

80年代的到点下班与现在的996

作者: 乐乐新生 | 来源:发表于2021-06-21 18:24 被阅读0次

今天偶然看了两个80年代初的视频节目,第一个是介绍工厂工人们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外的活动,另一个是归国女博士的工作学习。

首先不得不承认工人们的社会地位在过去的三四十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80年代初,城市里占比很大的职业就是工人,那个时候新中国还在大搞建设,有很多国营大厂,有大量的职工。这些职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视频节目有一部分是纺织女工,当时是这么描述她们的,说她们的辛勤劳动解决了全国十亿多人口的穿衣问题,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却不会再把工人放在这么高的位置了,当时那些做出巨大贡献的工人们也有很多赶上了下岗潮。而现在的家长们使劲督促孩子学习,就是为了他们将来不用当工人。

现在林立的写字楼里繁忙办公的996们,其实和80年代初的工人们可以划等号。随着时代的变迁,只不过是变换了劳动方式。可能80年代初的工人们社会价值感还会更高,因为他们深感自己为的是国家建设。而现代人大多是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已。回看过去的那些大厂职工的生活,就是在反思现在的我们。那么,过去那些人把时间花在哪里呢?哪些人最终能成为真正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而哪些人不得不默默退出历史舞台?节目中介绍了职工们工作八小时之外的活动,概括起来就是三大类:

第一类 学习型。他们读书看报,在图书馆学习。那个年代好像很流行学习无线电、半导体之类的电子技术类的内容,这叫走技术型道路。对比现在,技术型的就学习编程、读书看报也被看公众号、刷抖音所取代。到底哪些学习能够真正产生作用,哪些只不过是跟风罢了呢?对了,现代人在工作之余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拼命地想着如何搞钱,做斜杠青年,学投资理财,做副业,忙得不亦乐乎。

第二类 文艺型。女青年们学舞蹈,男青年们学绘画,也许还有诗社、文学社什么的,只不过电视节目不好表现罢了。这个现代人也都差不多,会拿出一些时间,提高一下文艺修养,看看画展、听听音乐会什么的。

第三类 纯玩型。没想到80年代初的工人文化宫、职工俱乐部之类的场所也会提供一些纯粹的游艺活动,有点类似现在的沙狐球、桌面足球之类的动手游戏,居然还有游戏机。基本上是获得即时的快乐,大家玩得都很happy,从他们的表情上能够感受得到他们玩得很开心。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分配自己的业余时间呢?当代人的历史使命又是什么呢?还是留给大家思考吧。

网络图片

相关文章

  • 80年代的到点下班与现在的996

    今天偶然看了两个80年代初的视频节目,第一个是介绍工厂工人们八小时工作时间之外的活动,另一个是归国女博士的工作学习...

  • 是否应该到点就下班?下班之后的额外工作要不要做?

    最近,一部名为《我到点下班》的电视剧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剧中公司员工以到点就打卡下班的行为来拒绝996工作模式以及...

  • 到点下班

    国庆长假结束了,很多人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加班到深夜,错过了最后一班回家的公交车;连续加了一个月的班,终于能歇一...

  • 我,到点下班

    在“996”工作制刷屏了时候,一部日剧《我,到点下班》也在朋友圈里刷屏了。 我是反对996的,人生那么短暂,在金钱...

  • 看了日剧《我,到点下班》再反观我们的996

    反驳所谓(社会竞争导致996)的歪理评论。 企业实施855→企业实施996,裁员30%→增加30%失业人口,激烈竞...

  • 程序员吐槽90后已婚同事:每天9点就下班走人了,要不要劝退!

    近日,有程序员发帖表示:大家是怎么处理那种早早到点就下班走人的人的?现在项目组明面上虽然说是996,但一般晚上不会...

  • 那个到点就下班的人,升职了

    前阵子,996话题频频上热搜。 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到点下班,几乎成了职场人的奢望。 原来到...

  • 你,今天到点下班吗?

    五一长假结束了,回到公司上班的你,准时下班吗? 我,到点下班 前一阵关于996的话题刷爆各大社交网络,热度还没彻底...

  • 我,到点下班

    最近种草日剧《我,到点下班》,首先名字就很吸引我,一下击中了要害,这和现在的鸡汤潮流完全格格不入,好在是只有十二集...

  • 我,到点下班

    两个月前,有一位程序员在github上发起了“996.icu”的项目,“工作996,生病icu”,于是引起了网络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0年代的到点下班与现在的99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etu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