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很多人都在讲一部电影——《绿皮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这部电影。
其实整个故事主线很简单,一个黑人音乐家带着一个白人司机一路南下,沿途举办了又一个的音乐会。
然而让人津津乐道的从不是这个故事线,而是旅途中整个社会对于黑人的歧视。
肤色是否定义了一个人呢?
对于在中国长大,从来没有经历过奴隶制的人来说,我们并不能感同身受。而对于我们来说,一个人的肤色只是定义了他的种族,而从不是定义一个人的标准。
然而对于整个美国社会来说,你是黑人,就意味着你是一个喜欢吃炸鸡,满嘴脏话的下等人。电影里这个故事发生在六十年代,那个时候还没有现在这种种族歧视的保护法。我用了保护法这个词,但说真的,虽然现在反种族歧视已经是一种政治正确,但偶尔也会想。
真正的没有种族歧视不是应该大家都像是同样的人,那么如果是同样的人,为什么会有这么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黑人呢?
所以其实说到底,这部法律的存在就变相的说明了其实种族歧视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存在。
所以反歧视只是一种政治正确,并不能代表白人就不种族歧视了。
这部电影根据真人事件改编,写这个剧本的人就是那个白人司机的孙子。
他根据爷爷留下的日记,还有来自爷爷在世时的口述,结合在一起写下了这个故事。
《绿皮书》上映之后,也有很多媒体报道,说是故事中另一位黑人音乐家的后人,控诉这个故事讲述的并不是真相,而且有意抹黑。不管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也只有当年的那两位老人自己才知道了。
一转眼,电影就在大陆上映。
一时间,很多媒体开始相应报道。
有好的也有坏的,有媒体说中国人看了这部电影之后发的那些个感慨都是无病呻吟,因为中国从没有经历过黑人被奴隶的那个时代。
但人之所以是人,共情也是我们一个独有的能力。
没有经历过,就不能感慨嘛?
电影,看得是别人的人生,想得是自己的过往。
《绿皮书》讲的其实就是一个关于歧视的故事,只不过他被覆盖了很多的东西,也许是政治,也许是历史。但故事内核,只是歧视。
从上学到工作,我们也许没有经历过整个种族都被歧视,但一定回或多或少的因为某些原因被身边的人歧视。
歧视无关乎大小,也许只是小到你和别人不一样。
但受到的伤害是一样的。
电影里的音乐家,既不是黑人,也不是白人。
他有着黑人的身躯,却有着白人的内心。
但也因为如此,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隶属于哪一个阵营,好像两边都不欢迎他。就好像他的性取向一样,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现实中的这个音乐家也是这样。但在电影里的这位音乐家,编剧隐晦的讲述了他同性恋的身份。
非黑非白,你到底是谁?
很多人讲,电影的名字是《绿皮书》,但为什么整个故事并不是讲述绿皮书的,而是仅仅作为一本黑人旅行指南出现。
这本绿皮书,其实就是欧美社会对于黑人的歧视不是吗?
绿皮书里详细记载了每个地方,能够提供黑人住宿的旅馆。尽管音乐家很有钱又有修养,但这些并不能让他拥有和白人同等的对待。
而那个空有一身白皮肤,满嘴脏话随处扔垃圾,丝毫没有修养的白人司机却能够轻轻松松的住在环境舒适的旅馆里。
并且,压根不用担心自己去个酒吧就被人毫无理由的殴打。
而这一切,仅仅因为他是黑人,他是白人。
除了这些,电影里还有很多关于歧视黑人的桥段。
比如不能和宾客在餐厅吃饭,因为你是黑人,哪怕那些人是来听你的音乐会的;比如不能和宴会的其他人一样在房子里上厕所,而只能去主人安排在小树林里一个简陋的木头厕所里上厕所;比如开车在路上会被警察拦下来,只是因为你是黑人,而黑人并不被允许出现在这条路上等等等等。
而在这一路上,原本互不相识的两人,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互相影响,最终成为了朋友。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那位白人司机也是歧视黑人中德一员,只是为了赚钱才说自己并不歧视黑人,并且成为了音乐家的司机。
旅途中,很多次音乐家陷入危机,都是白人司机出手相救。
而音乐家也教会了司机很多事,比如怎样给自己独自留在家中的妻子,写一封情意满满,文笔优美的书信。
也许还有很多的小伙伴像我一样,看着电影封面就不想看这部电影,也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想看。
但我确定的是,错过这部电影,一定是一个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