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到底是给谁看的
昨夜11点多,整理完《人生一直在告别》的书评,并分享到书评群时,不曾想引起一丝波澜,小宗话题。
因为我给的评分只有3分(还行)。
一群友认为太过苛刻,看着不错,可以打4.5分以上;一群友认为毕竟是约评的,评价太差,编辑也不愿给大家约书了。
对此,我做了三点回复:
1、本想打三星半的,豆瓣打不了;
2、写人物生平,是觉得这个作者相比其他的是好;
3、但如果真的让我去推荐,感觉还是少了点什么;
看着后续的一些语,不想再过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保持沉默,一切也许都过去了。
然而,我心不够大,有些耿耿于怀。或许是因为,其中一位正是我努力学习的榜样。被质疑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隐隐的难受。
深夜,辗转难眠,总想与人聊一下内心的感慨,又不敢扰人清梦。
于是,写下这段文字。
其实,几个月前,也发生过一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
因为没有给对方的书评点“有用”,被删除好友,被踢出两个书评群。那时,傻傻地懵了,还一直觉得莫名其妙。后来,才后知后觉地领悟过来,原来约书也要和管理员打好关系,已不再是一次单纯约书行为,已经上升到了社交领域。
接触书评一年多以来,一直在豆瓣混迹,并严谨地要求自己按规定的时间出评,并合理地规划好自己的时间,不要欠评。
从来,我对书的理解与人不同,要求也不高。有一个句话,或一个观点,能达成共识共鸣,这本书就值了。但这不代表我对书中的内容、排版、纸张等各方面的因素,都可以做到一视同仁。
另外,我也承认对特定类型的书籍有一种偏好,在一定的原则上不是很客观。但在这场游戏里,我不是评委,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写我所感,写我所悟。
一开始,我尝试写书评的初衷,只是为了更好地消化书中的内容,文中的涵义,用“输出倒逼输入”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理解,从而消化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同时,知道自己的写作能力不怎么样,估计也没办法写出多少让人真正入眼的文字,尝试参加一些写作分享课,指导训练营,努力提升自己。虽然知晓了一些写作的套路,可依然写不好了,总感觉写着写着,就走偏了,写了读后感。可一直看看看,写写写,坚持着。
除此之外,一直困扰我心头的是豆瓣评分,到底是给谁看的?是编辑,还是读者?
在图书约评这块,普遍的原则是在两周内及时出评,800字以上,真实原创,并在对应的页面出评。对应这一条,我从来就没有错。
只是,如果看的是出版方的图书编辑,恐怕我的确是不讨喜的一位。免费提供书籍,借书评建立良好的口碑,从而做好图书的推广和宣传,打动市场的潜在客户,创造销售业绩。在他的角度,亦是无可厚非的。
对应的组织管理员,的确让他难做了。
那么对方是读者呢?我们是否也需要对他们负责?在认同我们评价的同时,认同著作,他们是需要拿真金白银去购买的,是否有那么一点物超所值,而不是在这水军横行,刷分当道的浮夸下,带给人们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即使刷分,怕也没谁那么傻吧,出现满五星的局面,赤裸裸地打自己的脸。 豆瓣也一直在完善评分机制,减少刷分行为对评分的影响。
那么,一个3分的评分,是否真的会整体的评分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如同蝴蝶效应一般?
至此,我解释不了,最多的只能解释自己的行为,写出自己对某个观点、某个事件,最真实的想法。以后的文字将继续这样延续下去,因为自始至终我才是那第一个读者,首先要得到的是自我认同。
2018/3/14 3: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