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看到一篇值得从头到尾读完的文章,所以我决定聊聊这个话题。
生活中经常会有人用并不了解的态度,去质疑别人的专业。举个例子:有人在餐馆吃饭,临走结账会说,你看某某菜菜场才卖多少钱一斤,你这儿怎么卖这么贵?
其实餐馆定价不是随口一说的,需要核算人工成本、原料成本、租金、水电,通过一系列公式才能计算出菜品的毛利润、纯利润。
而那些曾经价格高昂的餐厅已经所剩无几了,毕竟国家很早提倡不浪费了。
可是当我读完全文,经过深刻反省之后。我想问一问可以看到这篇文章的人:你真的专业吗?
今年是我做了餐饮行业第十个年头,从服务员、传菜生、营销到配菜、炒菜,再到洗碗、收银这些我都做过。十年时间我去过很多城市学习不同的菜品、手法、口味、传统、特色。
可是当别人问起来的时候,我从来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大厨。为什么?因为我磨练的还不够。哪怕我已经可以在荆门这个小地方的大多数餐馆掌勺,可我知道我并没有将一件事做到极致。
每当有人问起你做什么的?我只是笑着回答:我就一厨子。不是厨师,我的功底不足以称师。
至今我切土豆丝都不能切到根根一样,如何能称师呢?一个连刀都没有用到极致的人,又如何有能力把勺用到极致?这也是为什么每次我看到小野二郎的纪录片都会泪流满面,那才是匠人精神。
十年期间,我曾因为身体原因离开餐饮业两年。这两年我去过保险公司,这里我也想聊聊对保险行业的看法。
保险行业是被中国人做的非常贱的一个行业。不是指人,也不是指公司,而是指这个行业。
中国人对于保险的认知是不够的,这在小城市是普遍现象。保险人嘴上说些这份职业光荣―是去给客户送保障,实际上却是陪笑、陪吃、陪喝,这三点中保险人一定做过其中一点。
国外的保险公司拼制度、拼财力,中国的保险公司却在拼服务。保险行业的错?不是。在于中国人对于保险的认知不够,总觉得它可有可无。
你可以仔细观察,你身边的保险公司从来都可以提供五花八门的服务。保险人对于这些服务,比保险法还要清楚。
你真的专业吗?为什么说保险行业被做贱?因为你身边的保险人极有可能对一本薄薄的保险法都不能全知全解,而对于客户的种种服务体验得心应手。
可以走捷径当然是好事,用最快的速度推动保险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可是中国的保险人却无法拥有(除非发生过理赔)国外保险人的尊贵待遇。
敢这么说,因为我在做保险的时候,特地买了一本保险法翻阅过―而保险公司不会提供书本里全面的保险法律讲解。
你真的为自己的专业付出了别人不曾付出的努力吗?如果不曾,你也不过是个业余。
我参加工作开始,没有一天不吊嗓子。身边有数不清的声音说:你可以去参加比赛了。而我只是笑着回应:好玩而已。
我并不是个歌手,而只是一个业余的唱歌爱好者。可我明白,把业余做到极致就是我对于爱好最笔直的说法。
为什么说《别用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吃饭的本事》这篇文章好?因为这篇文章能让人清楚的认知到,我们就是普通人。如果没有奇遇或者天赋,又不愿意自我培养,那所做的就只是用业余的态度,去面对从事的专业。
余生里,除了爱护家人、维系朋友和提升专业技能,哪里还有什么事值得去分神?你所拥有的空闲,都只是你和专业之间越来越远的见证。别说什么拥有了快乐,你的快乐不能用来填饱肚子,也不能拿来养家糊口。
而作为一个普通人,能做的也只不过是在面对业余的事物时拿出专业的态度―苦修不缀、直到极致。
附图:深度好文题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