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果人和猩猩是同一个祖先,那它们怎么不会说话?
“为什么会说人和兔子、螃蟹也是同一类?
”恐龙那么大,为什么恐龙灭绝了?而人却没有?
“鱼类为什么要等上陆地?它们没有鳃怎么呼吸呀?
……..
小孩们只要听到一丁点儿新知识,便会引发无穷无尽的疑问,以上只是日常中的冰山一角,因为还有由你的回答所引发的新一轮的发问,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有时候被问得烦了,很想一句怼回去,但是看着孩子们眼睛里的光,我知道不可以。
于是我把这本书拿给他们看,之后就有了反转:
“老师,老师,原来在7亿年之前,地球是一个大雪球啊。
老师,老师,原来人和黑猩猩在500万年前是同一类,和兔子在7000万年前是同一类啊。
原来.........
小孩们看得津津有味的这本书叫做《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上)》,事实上之前的那些问题我在看之前,也不能完全回答出来。我从百度百科变成他们新知识的分享者,这感觉很不错!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脱胎于“象爸象妈”平台的有声节目“小象科学课”,面向5-13岁儿童,具备完整的科学思维,是真正适合中国孩子的原创科普图书。生命科学系列丛书系统全面地介绍生命科学的核心知识,采用”场景式“学习理念,类似于课堂上的有问有答,可以即时解决孩子的疑问将知识点与逻辑关系融入精心设计的对话场景中,激发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孩子对科学本质的理解,进一步养成正确的科学观,提升逻辑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为什么孩子们都看得爱不释手。
17堂课场景式教学,交互式问答

老师开始介绍之后,学生尼克如果有疑问就会提出,而根据经验,尼克的这些疑问都是孩子们最先提出来的,之后老师回答尼克的提问后接着讲述。在这个过程中,尼克也会进行即时的小总结,老师及时反馈鼓励。
17份知识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每一课结束后,都有本课的知识总结,这样孩子的头脑中就不只是“对话体”了,简要的知识点之后,还有本堂课的思维导图,让孩子一目了然。

17张思维导图
知识拓展“你想到了吗?”
“你想到了吗?”这个环节可以是知识补充,或者是回答孩子们产生其他的疑问。
如果还有疑问怎么办?就到了”一起来参与“这个环节了, 学完这节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把问题写下来。这便是一种有效的延伸拓展。
17节科学家答疑

接下来会有一个小测试,可以把答案画在下方,而答案在小卡片中。
一环接一环,孩子动脑又动手。
在书中遇到生活小常识时,便会出现小纸条,比如讲到细菌时,小纸条上写的是“妈妈说过,饭前要洗手,因为手上有细菌哟!”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上)》是这套丛书的上册,通过三个单元17堂课讲述了从动物之初到“登”上陆地哺乳动物的形成,是孩子们愿意读、看得懂的科普书。很期待下册的出版!
目前出版的生命科学系列还包括《带你看遍五大洲的有趣植物》、《带你认识地球上的神奇动物》、《带你单循隐藏在身体中的秘密》三套丛书。
温馨提示:如果孩子还小,识字量不够而你又没那么多时间念怎么破?封底上又配套音频的二维码,扫一扫,省时又省力,孩子听着,大人还可以做别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