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在路上
吴蜀风流自古同——川渝游记(六)

吴蜀风流自古同——川渝游记(六)

作者: 不与梨花同梦 | 来源:发表于2019-04-24 11:11 被阅读0次

    Day7.武隆

    从前一直听大家说,重庆好玩的地方都比较远。一直想去武隆和白帝城,但这次行程紧,重庆一共安排两天,万般无奈,只好舍弃白帝城了。在去哪儿上报了一个当地的一日游团。之前在青岛的不好经历,导致对一日游心有余悸,这次报团其实充满了忐忑。不过好在,一天下来旅行体验非常好,虽然路远时间长,但没有疲于奔命的感觉。所以说,每个行业都是在不断规范、进步和完善的,我们的眼光也不能局限于过去,要有新的衡量和评价。

    这注定是个早起的一天。早上7点半,我们已经坐在大巴车上,等待出发了。车行3个小时,中午时分,我们终于到达了武隆。在一顿丰盛的团餐过后,正式开始了武隆的游览。据导游介绍,武隆的主要景点有5个,分别是仙女山、芙蓉洞、天生三桥、龙水峡、天坑寨子。仙女山有一大面草甸,如果没去过内蒙草原的,可以去感受一下草原的风情,当然,跟北方的草原的壮美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天坑寨子是被《爸爸去哪儿》带火的,《印象武隆》的剧场就设在天坑寨子边上,如果在这边住一夜,可以去看看。我们这次去的是天生三桥景区和龙水峡地缝。

    四周都是垂直的石壁 百米以上的垂直落差,我们好似地心一游

    天生三桥是世界最大的天生桥群,完美展现了喀斯特地貌之美。这种美不同于高山,是隐藏在地平线下的美。天生桥,顾名思义,是自然形成的连接两座山峰的桥梁。三桥,即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三座桥之间,又形成了两座天坑。从幽深的坑底往上看,天龙桥和青龙桥上方的天空好似一个十字,因此被称为十字天坑,青龙桥和黑龙桥上方的天空呈口字型,被称为口字天坑。

    天龙桥全景 给口字天坑加上几笔,可以变出许多字

    景区有2个入口,1号入口是乘观光电梯直达坑底,队伍长的好像要排到天边了。我们从2号入口沿着台阶步行至坑底。第一个达到的景点是一座古老的驿站——天福官驿。原建筑早已损毁,现在看到的是张艺谋为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原址复建的。在驿站院子里的某一处往外看,能看到天生三桥中的天龙桥的桥洞,好似竖起的一个大拇指,游客纷纷找角度拍照打卡。

    《满城尽带黄金甲》让武隆一炮而红 天龙桥桥洞

    从天龙桥路过十字天坑来到青龙桥,远远看去,青龙桥的桥洞好像一把青龙偃月刀,导游热心地指导我们要怎样摆pose,才能拍出手握青龙偃月刀的威风凛凛。绕过青龙桥,从桥背面往回看,桥洞又变成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鱼,好像要从口字天坑的“龙门”中一跃而出。导游介绍说,天生三桥景区有“四大神兽”,此为第一处。

    活灵活现的金鱼

    从青龙桥到黑龙桥的路上,我们经过了三处瀑布,分别是“一线泉”“雾泉”和“珍珠泉”。一线泉好似一条细线,从坑顶一泻而下,雾泉的身影隐藏在烟雨朦胧中,珍珠泉就像一扇珠帘,晶莹的水珠从天而降,闭上眼,仿佛能听见“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脆回响。非常佩服命名之人,让普通的山泉拥有如此诗意的名字,给我们带来美好的想象。

    依次是一线泉、雾泉、珍珠泉

    来到黑龙桥,感觉比别的地方显得更加幽暗。突然,导游停下脚步,让我们抬头仰望,黝黑的石壁,仿佛一只雄鹰展翅,让人不禁感觉,这里的黑暗,是因为雄鹰的翅膀遮天蔽日。走出第三座桥洞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最后一只神兽——大猩猩,它睁大铜铃般的眼睛,咧着嘴,像是在跟我们打招呼,也像是在告别。

    展翅的雄鹰 大猩猩黑黢黢的大眼睛

    我一直热衷于自由行,因为这样的行程更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然而这次跟团,也体会到了自由行体会不到的好处,跟着导游的解说,更加能够身临其境,融于自然,体会到独自观赏体会不到的美。

    龙水峡地缝是一条全长5公里的幽深峡谷,入口和天生三桥一样,分为步道和电梯。这次,我们如愿以偿体验到了电梯的刺激,几秒钟之内,深入到百米以下的地心中,有点《流浪地球》进入地下城的感觉。全程栈道,险峻处仅容一人通过,低矮处须半弯着腰。一路行来,景致错落,溪流、石壁、植被、悬崖、深坑,交织成和谐的天然画卷。古老的岩石上,布满了厚厚的青苔,这里是阳光都照射不到的地方,长年幽暗、神秘。徒步至一半路程的时候,瀑布未见其影,先闻其声,在喧哗的水声中转个弯,一道巨大的瀑布映入眼帘,瀑布的落差足有80米,好似一条白练从天上铺泻下来,让人不禁想起李白《蜀道难》中“飞湍瀑流争喧豗”的景象。扶着栏杆往下看,是深不见底的寒潭,在水汽的蒸腾下,像有什么要喷薄而出一般。“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中描述的奇诡瑰丽的场景,生动展现在我们眼前。

    观光电梯直达地底 遥看瀑布挂前川 岩壁上布满了青苔 狭窄处的一线天

    萧春雷在《自然骨魄》中写武隆时谈到,中华传统审美是不欣赏天坑、地缝、峡谷、溶洞这样的“负地形”的,因为它们给人以阴森、压迫、威胁之感。起初我理解不了这是种什么样的感觉,直到深入日光都到达不了的地底时,才明白这种不欣赏,源于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恐惧,天地有亿万年的沧桑巨变,而人类如蚍蜉般渺小。《诗经》中说,“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古今只是须臾,四海不过一瞬。但是,能亲眼目睹并理解大自然的亘古与壮美,难道不是人生另一种形式的圆满吗?

    喀斯特地貌的奇诡壮美 峡谷幽深,步道蜿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蜀风流自古同——川渝游记(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zsu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