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用东山谢安石
肖语佟
在那个清爽的深秋,谢安迎来了他的弱冠之年。他拒绝了所有的招聘信,只是自己独自一人躺在湿润的草地上,看着夜空的点点繁星。
的确,谢安和王徽之、竹林七贤一样,是不守礼法的人。确切地说,是最正常的人之一,没有了礼法的约束,他除掉了所有的枷锁,流露人最真实的情感。尽管这会被人误解,但谢安并不在乎。他的族人都在与桓温抗衡,同时享受着朝廷与桓温的两面利益。所以,谢安不需要做官,只需要在东山里安逸地生活就够了。就这样,一眨眼过了二十年,谢安四十岁了,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过得很滋润。
可就在这时,谢安的族兄族弟都死了,桓温吞并了谢家建立的缓冲带——豫州,又以荆州为基地,开始跃跃欲试。在朝廷、世家大族、族人的压力下,谢安出山了。
此时的谢安肩负着司马晋室存亡的重担。因为他的对手——桓温,是全国武装总司令,而谢安呢?什么也没有。那些让谢安出山的人只是想安一个空头人物牵制桓温,并没指望他打败桓温。二十年前请谢安出山的人大多还在,那时谢安拒绝了他们,让他们冷了心。如今,谢安年四十岁,在古代已是老者,谁还会指望他呢?于是,谢安出仕初期十分艰难。没有人鼓掌、没有人欢迎、没有人封赏,有的呢?则只是些议论与嘲笑。有人说他在山时是“远志”,出山后是“小草”,有人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意思是说您倒是出来了,天下苍生又怎么说呢?明显是在嘲笑他。
但是谢安不管。他凭他处世不惊的名士风骨,击破了桓温的“鸿门宴”。谢安与桓温是同一个辈份,但谢安是从山里出来的,比桓温的心境更舒坦,于是他耗死了桓温,成为最后的赢家。桓温死后,他极力消除士族阶层与统治阶级的重重矛盾,深得民心。
不久,一个真正的考验来了。前秦皇帝符坚统一了北方,接着招集八十万大军,准备南下攻晋。谢安不顾众人的议论,命侄子谢玄为将,派八万官兵抵御。当时国内人心惶惶,唯有谢安镇定自若,好像已经准备就绪、万无一失。其实,虽然大家都以为他在蓄大招,可事实上并无此事。也许,谢安心里是发慌的,但为了安定人心,他不得不装出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样子。值得庆幸的是:谢玄没有辜负谢安的期望,大破敌人,战损率是1:11,创下一场以少敌多的著名案例。接到捷报后,也许谢安心里松了一口气,但他仍要以政治家的身份装出一副很轻松的样子,直到回家后才原形毕露。
谢安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他融儒家之忠孝、道家之自然于一体,又能当公子哥又能当政治家的,在东晋可能就他一个吧。
�ͷ;��H��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