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岁的阿亮意外收到了姑姑的来信。姑姑远嫁绍兴,经营了“品绍兴酒楼”,酒楼里到处是鲁迅文学作品中人物画面,酒楼生意平稳。表哥一岁时得了脑瘫,姑父选择了逃离。如今姑姑得了绝症,唯一不放心的是残疾儿子。她有心让儿子和自己一起喝安眠药自尽,但又不忍心剥夺儿子活着的权力。自己唯一能托付的就是亲侄子阿亮。
如果阿亮能帮姑姑照顾脑瘫的表哥,姑姑所有的财产(酒楼和三个存折,总共五百多万)由阿亮继承。
收到信,阿亮不知怎样办才好。阿亮是一个历史学博士生,因为没关系没背景,进不了研究所也进不了大学校园,只能在一所中学教书。他本想在课堂上尽情发挥,学校和家长说阿亮讲的内容好多与考试无关,纷纷责难,阿亮被磨炼成一个循规蹈矩的教书匠。前途的渺茫,现实的死寂,他想逃离,他想过另一种生活。
姑姑的信让他宠宠欲动,和他生活在一起五年的女友并不太支持。他虽然爱女友,但还没有到为了女友甘愿舍弃一切的程度,所以,他一个人趁着暑假来到了绍兴。
姑姑领他认识了仅仅见过一次面的表哥,表哥是大人的身体儿童的智商,甚至不及正常儿童。表哥一天需要更换七次尿不湿,吃饭需要喂,活动离不开轮椅。姑姑给阿亮演示了一天,就说自己想出去走走,临死前想看看山看看水,让阿亮独立体验照顾表哥阿明的艰辛。阿亮如果愿意照顾阿明,就在承诺书上签字;如果不愿意可以不签。
姑姑走了,阿亮开始照顾阿明。但阿明并不配合,他睡醒后哭着闹着要妈妈,给他换尿不湿时,他把屎尿弄得哪里都是。阿亮耐不住骚臭味儿,阿亮拿出烟来抽,他也要烟。阿亮教他吸烟,他居然不哭了。阿亮推着他去洗澡,因为水浇灭了烟,他又哭闹,阿亮又给她点着烟,才帮他洗了澡,换了尿不湿。
这样的日子很煎熬,阿亮想退却。阿亮给姑姑打电话,总是关机。十几天过去了,还是联系不上姑姑。
阿亮感到无助,阿明又吵闹着要吸烟,阿亮一下子给他点着九根烟,全塞在他嘴里,并且堵住他的一半鼻孔,阿亮想抽死他。就在这时,女友来了,这场闹剧才没有继续演下去。
阿亮问用人姑姑什么时候回来,佣人给了他姑姑留给他的信,原来姑姑看阿亮来了,不管阿亮签不签字,遗产都是阿亮的,阿亮能照顾阿明几天算几天。姑姑不打算回来了,临终时去上海医院,让他等医院的电话好了。
阿亮看着姑姑的信,和女友商量未来。阿亮最后决定:姑姑电话来了,阿亮带着阿明去上海见姑姑最后一面,然后带着阿明回北京继续他的工作和事业。绍兴这边生意平稳,偶尔过来看看。真的不行,就把酒楼卖了。
《在酒楼上》是蒋一谈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30多岁的阿亮对生活并无多少希望,因为姑姑的一封来信,他的生活突然掀起了波澜。但当他真正照顾起表哥,才知道这是更大的不能承受的绝望。于是他明白了,任何选择都蕴藏着利与弊,你不是陷入这一种困境,便是陷入那一种困境。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时代,大多数人有无力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