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时的我们
“我们别跟她玩了,没意思。”
十七岁的我们
“你能不能别乱翻我东西。很烦哎”
二十七岁的我们
“你怎么这么懒啊,东西掉这儿没看见吗?不能捡起来吗?”
七岁时的TA们
妈妈:“你怎么那么笨,你看看隔壁的小辉,都是一百分。你再看看你考这么点。爸爸妈妈的面子都被你丢光了。”
十七岁的TA们
男朋友:“你怎么那么粘人啊?我受不了了,我们分手吧!”
二十七的TA们
上司:“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我教你么?到底会不会做事?”
如果在我们身边总是会听到类似上面的对话,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他人说出,那这本《非暴力沟通》,都值得好好读一读,好好学一学,好好用一用~~
直到看完这本书,菇菌才知道原来自己从小就活在暴力沟通中。小时候,菇菌会受到体罚和语言暴力,总是被贴上“一无是处”、“不会做事”、“脑子很笨”等这样的标签。这么多年,菇菌一直在尝试,在努力摆脱这些小时候加诸在自身的那些影响,一路跌跌撞撞。而这本书,给菇菌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指引着我如何发现自己,如何表达自己,也会学会如何倾听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曾以为,我的一生将致力于对生命的痛苦作出反应。后来,我发现,这过于沉重、对于灰暗。如果我只看到痛苦,我的心难免会被乌云所笼罩,被绝望所吞没。在徘徊中,终于有一天,我发现,我的人生可以对生命的美丽作出反应”
——摘自《非暴力沟通》译序
在菇菌看来,《非暴力沟通》说了三个核心的观点,能够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构建更好的人际关系,也能够对生命的美丽作出反应。
1
关注自己 倾听自己 爱自己
很多暴力沟通只是用了一种错误的方式在引导自己,让自己漠视了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在情侣歇斯底里的吵架中,女生因为男生的漠视气到流泪,狠话跟倒豆子一样一箩筐。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建议我们从情感的奴隶到生命的主人,而能够实现进化的方式,则是用本书中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以及请求,这是我们能够掌握生命,做自己的主人的秘诀——我们需要用客观的观察取代评论,需要体会和表达感受和需要取代向别人表示想法,需要用请求取代命令。
这四个要素为啥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呢?
通过这四个要素,我们可以在沟通中察觉自己的需要,我们观察事实,能够让自己客观的对待别人及自己的表现(男友周末两天都在玩游戏,并没有陪这个女生);我们如实的承认自己的感受即情绪,这件事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没有约会导致女生失落和不自信);我们认清自己感受背后自己真正的需要(谈恋爱需要安全感,这样子的缺失陪伴让女生很没有安全感),根据需要,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请求(下个周末,我们用一天出去约会看电影。)
这样的沟通代替千百句的指责和抱怨,代替最直接粗暴的反应,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彼此关系的体现。
而一旦我们生气的指责时,我们会将自己的情绪放在别人身上,倾向于是因为别人导致我们这么生气的,如果你没那么做,我不会这么生气。但是指责他人无非是别人没有达到你的需求,是我们自己的需求和原则在要求他人,在困扰自己,而非他人使你生气,生气的根源还在于自己,开心还是愤怒的过一天,其实选择权一直在你自己手里。
作者希望我们通过语言和沟通能够发掘自己真正的需要,而不是在一次次无效的对话中,发泄着无关的情绪。让我们就此沿着负面螺旋一直往下。
对于本书,菇菌受益最多的就是要记得倾听自己,在指责他人 、自责和愤怒时,要静下来,通过对话的四要素,察觉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也能够发掘我们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2
倾听他人
很多关于沟通的书里,都有一个统一的观点,听别人说话,不是仅仅表现在听。既然我们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去沟通和交流,那么让沟通变得有意义,也会一种让生活变得有意义的表现。
《非暴力沟通》倾向于要做到全身心去倾听,要显示倾听的力量。而达到有效的倾听他人,也是运用四要素。
关于这点,菇菌觉得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和实践。
3
表达感激
对他人和自己表达感激这个观点,最初在《哈佛幸福课》里,Tal教授就提到过。
我们通常以为表达感激的形式只是一句谢谢或者那些隐含在眼神中,你期望别人能懂的那些感激之情。但是没那么简单。
在《非暴力沟通》中,作者认为表达感激的方式有三个步骤: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以及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在一次需要表达感谢的过程中,需要去思考这三个问题,才能真正激起感谢之情,而不是一句简单的谢谢就能如释重负的。
真的用心去表达感激之情,给生活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是不再只看到生活中消极的一面,而是会看到生活中积极的一面。
从听完Tal教授的课之后,菇菌已经坚持写了两个月的Thanks note——每天写下3-5件让你值得感激或者感恩的事,写的时候,你要确定这件事给你带来了什么好处,怎么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每次写完,都会在脑海里再回顾一遍这些值得感激的好事,虽然时日不多,但是菇菌感觉,有些改变正在悄悄发生.....
是不是该用作者提到的三个步骤给父母、给爱人、给朋友写一封信,讲那些谢意表达出来,让他们知道?
看完《非暴力沟通》后,受益匪浅,感概良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使我们走得更远。
语言是窗户(否则,它们是墙)
听了你的话,我仿佛受了审判,
无比委屈,又无从分辨,
在离开前,我想问,
那真的是你的意思吗?
在自我辩护前,
在带着痛苦或恐惧质问前,
在我用言语筑起心灵之墙前,
告诉我,我听明白了吗?
语言是窗户,或者是墙,
它们审判我们,或者让我们自由。
在我说与听的时候,
请让爱的光芒照耀我。
我心里有话要说,
那些话对我如此重要,
如果言语无法传达我的心声,
请你帮我获得自由好吗?
如果你以为我想羞辱你,
如果你认定我不在乎你,请透过我的言语,倾听我们共有的情感。——鲁思·贝本梅尔(Ruth Bebermeyer)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