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本来打开简书只是准备把过去一年读过的书罗列一遍,结果写着写着竟然字数越来越多,想写的话也自然流淌。那就干脆来篇完整的文章吧。
2017年是我正式开始工作的第一年,一直记着有句话说“人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班后的时间怎样度过”,于是我就告诉自己不能荒废了下班后的时间,于是这一年除去工作的忙碌我让自己静下心写作、学习、练字、读书。
01写作
写作说实话没取得什么傲人的成绩。但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文章第一次被推荐到首页的激动心情、第一次被约稿的难以置信和阅读量一次次刷新自己的记录时的欣慰。
刚开始是完全按自己的想法写,想写啥写啥,投稿也从不看要求,都是凭感觉,自然被拒的很多。但还好我发现简书的初心就是想有个地方可以随时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对阅读量和投稿并没有什么要求,所以也没觉得受到打击。
后来慢慢在简书逛的时间长了,开始欣赏别人的文章,反思自己文章的问题,也逐渐改变,虽然现在的文章依然不算出众,但还是能记录我心足矣。如果能被更多人看到,对别人有一丁点好的影响,那当然也是求之不得的。
02学习
学习的效果应该是最差劲吧,因为现在再也没有了在学校时的安心,很难专注于为了考试的那种学习。
家里人对我的期望是考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了他们才能放心。最开始是叛逆心在作祟,不想按着他们说的做,自然没有那么用功。
后来上班一段时间,体验了私企的严格和冷酷,也看着一些同学在稳定的单位工作,开始理解了家人的期望。但是工作之外学习的时间不够多,又难静心,学习效果并不差强人意。
03练字
想要练字一方面是因为一直对自己的字就不太满意,另一方面是工作后看到一些大学生填表那歪歪扭扭的字真不像是读了十几年书的人写的,我不禁想到自己,很是羞愧难当。而且因为现在真的写字的机会很少,经常是提笔忘字。于是我就告诉自己要加强书写。
刚开始写了一段时间只是降低了写字速度,想一笔一划地写,可一段时间下来并没有什么进步,很受打击。但我又想到我的高中数学老师说他的字就是参加工作以后才开始练的,他说如果真的想养成什么习惯,那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于是我又坚定了想法。
我刷了很多微博、知乎、百度等,寻找练字方法,然后从最基本的握笔姿势开始改正,还在网上专门下载了图片对照。一开始真是觉得换个姿势拿笔都不会写字了,根本控制不住笔尖的走向,但是久而久之坚持下来倒也成了习惯,才发现真的握笔姿势对字的好坏有很大影响,而恰恰有很多人的姿势都是不正确的。如果正在看此文的你也想纠正一下自己的握笔,我附上下图,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持之以恒的训练。
正确的握笔姿势现在我的字虽然还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但是比起以前是有进步的,我相信随着进一步的练习一定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让自己满意。
04读书
读书真的算是我的一大爱好了。
中学的时候最喜欢搬个凳子在阳台上,捧一本书一读就是几个小时。现在也只有读书可以让我放下手机,忘记时间。
我总记得有句话大概是说“读书就像我们吃的米面油盐酱醋,虽然会被消化、排掉、遗忘,但正是这些养分融入血液使我们长成了现在的样子”。虽然也有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我总觉得读书人的那种优雅、从容是一般人学不来、装不了的。我准确地说不出来读书具体给我了什么,但是书本真的给我打开了更广阔的世界。
刚刚掰着指头一算2017一年读了有十来本书,虽然不多,但也算对自己有个交代。
读了《解忧杂货店》(一本温暖的书,跟着自己的心走)、《岛上书店》(爱、善良和忙碌可以拯救内心已是孤岛的人)、《小狗钱钱》(通俗易懂的财商入门书)、《穷爸爸富爸爸》(整个系列很多,教你投资理财、创造财富,读完有醍醐灌顶之感)、《这些人那些事》(回忆录的形式记录了很多小故事,触动人心)、《造物有灵且美》(关于美和艺术的小书,学习和感受美)、《未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纯鸡汤文,不建议阅读)、《月亮与六便士》(主人公对艺术的追求让我很震撼)、《看见》(央视著名记者柴静的所观所感,让我学会不武断,不人云亦云,多角度看问题)、《百年孤独》(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讲了一个家族的兴衰过程,反映了特定时期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怪诞行为学》(只是简单涉猎,在生活中要善于寻找“大猩猩”去解决问题)、《杀死一只知更鸟》(给我最深的感悟是关于家庭教育,以及南北战争时期直到现在还被探讨的人权、平等问题)。
现在已经打开在读或者书桌上待读的还有《娱乐至死》、《如何阅读一本书》、《人类简史》、《低风险投资之路》、《乡土中国》等。遇见好书也需要缘分。2018年的书单未完待续……
关于读书我佩服那些阅读量大得惊人的大神,但我不羡慕。我向来不主张以量取胜,我只希望每一本书都能给我启发,指导我的生活,充实我的人生。
以上就是我2017年工作以外给自己的交代吧。希望2018再接再厉,无畏无悔!
里面是我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