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管理
电影《敦刻尔克》给企业治理带来的启示

电影《敦刻尔克》给企业治理带来的启示

作者: 杨清华 | 来源:发表于2017-09-20 18:41 被阅读0次

    1940年,40多万英法盟军被德军团团包围,法国港口敦刻尔克成了的一个完全暴露的靶场,没有丝毫遮掩,没有任何退路。

    在《敦刻尔克》中,有三条故事线形成的三个组织:

    一是地面部队:想登上军舰尽快撤离;

    二是自发从英国前来救援的渔民;

    三是支援撤退的三架战斗机飞行员。

    纵观这三个组织或团队的一些故事,给企业管理带来了一些启发。

    一、平台越大,风险越高。

    海滩上的40万大军,目标是登船。然而,仅有的一条停靠码同时也成为敌机轰炸的重点。

    这其中有三次最好的求生机会,同时也最终成为了三次危机:

    第一次装满人的军舰遭被飞机击沉,第二次是装满人的军舰被鱼雷击沉,第三次是利用涨潮准备起动的商船被敌军枪击透水。

    说明:看似越大越安全的平台,风险越高。企业内部同样如此,市场竞争中,你看似占据先机,或抱守的资源,最致命的风险有可能在这些区域滋生。

    市场打击总是从你认为最舒适、最安全的地方开始:不是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手机,而是苹果让一个市场巨头——诺基亚彻底消失。

    二、关键时候,领导要永远要站在最前线。

    不管敌人怎么轰炸,那位指挥官总是衣冠职业,保持风度,一直就在最前沿。他没有躲在安全的军舰上,也没有让随从人肉防护,而是在最前沿指挥若定。

    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孤立无援的40万大军,惊恐、报怨、绝望种种情绪都在弥漫,稍有不慎,从海滩到舰艇的通道就会混乱。

    指挥官正是站在最重要的现场,稳定了军心,也掌控了最核心的任务。三十万英军能够顺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现场的这根定海神针至关重要。

    很多企业,层级管理严重,官僚盛行,管理干部处理重要项目,听不到基层声音。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三、速度第一,不管是前进还是逃命。

    电影的音效是一大特点,最扣人心弦的当然是阵阵的“嘀嗒”之声。紧迫到令人窒息的窘况,不正是企业在遇到危机、困难时的真实写照?

    所以,当一个企业内部“效率”出现问题时,外部的生死问题通常也会步步紧逼。

    处理效率问题,当然首先要注重纪律。

    从电影几个场景可以看到,只要内部混乱,生死逃亡就会出现争斗,出现内耗,当然就会付出代价。

    而天上的三个飞行员,总是统一协作,即时对标,相互补位,对付再强大的敌人,也能以少胜多。

    所以:没有纪律,就没有效率。

    四、再小的错误,也会足以致命。

    反面例子:

    海上渔船在赶赴敦刻尔克的途中,被救助起来的潜艇员因为精神过度紧张,失手就让一个有志青年遗憾地倒在了报国途中。

    在“月石号”渔船自救和救人的过程中,也正是在关键的小事上把握精准,才取得成功:

    躲避敌机扫射时,父亲和儿子在速度、转向、侧身等细微动作上处理得恰到好处。如果对渔船的操控力度、时机稍有不慎,必然遭受灭顶之灾。

    渔船去营救被困机舱的飞行员,父亲关键时刻没有犹豫,争取了时间,小男孩在最后一刻救援的工具得力,加上果断的行动,让飞行员成功脱险。

    五、留住种子,最重要的是要活下去。

    原本计划只能有3万士兵撤回的,给果是30多万。为英国保留了战斗力量,为5年后的胜利留住了火种。

    中国有句老话叫: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但很多企业在规模扩张、多元化等方面,过度投资,终究力竭。

    人才、现金流就是企业的种子,只有活下来,才有明天。

    同时,在这场战斗中赢得胜利的关键是“小渔船”的支持。所谓“船小好调头。”

    企业中常常有些不起眼的技术创新或人才储备,运用得当,都会在关键时候成为致胜核心。

    另外,电影中有一突出的亮点就是英国的三架喷火战斗机。

    凭借大无畏的精神和机智,勇敢的飞行员们击落了德军多架飞机。

    在飞机被击中受伤和燃料耗尽的情况下,他们在海面和海滩上实施了安全降落。

    组织内部一样需要这样的智慧:飞得再高,也要学会平稳降落。

    一味地高举高打,一味地追求眼前利益,没有风险预控机制,很容易车毁人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敦刻尔克》给企业治理带来的启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ano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