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0
读完了《苏东坡传》,随手写写,一方面整理下自己的思路,另一方面介绍下这本书讲什么,是怎么讲的。
首先介绍作者是怎么写的,然后这本书的整体结构。
这本书我读起来有三个特点:1.注重考证 2.更多展现苏轼的品质 3.通过写苏轼身边的人,当时的历史环境来shape苏轼。首先是注重考证,林语堂先生在表述苏轼的生活抑或是苏轼的思想时,采用了大量的文献,大多是苏轼的文章。对于像我这种没有阅读文言文基础的读者,可以选择采用跳加猜的方式获得文章的大意。其次,林语堂先生并非采用按时间铺陈的方法叙事,而是写出苏轼的品质,围绕他的品质往里面添加相关的事,一开始读起来可能会有些乱。最后,这本书并非完全描画苏轼的性格和事情,反而更多的把眼光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描写当时的政治斗争,描写苏轼在其中的位置。综合上面说的按照苏轼性格品质展开事件,我们可以做一个总结,通过历史环境,使苏轼性格和行为更加容易理解,所以读这本书,建议重点关注苏轼性格的表现和当时时代背景的描述。
写完了作者是以一种怎样的思路在写,再简单介绍下本书的结构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苏轼少年,中年,老年。在介绍少年时,作者着重介绍苏轼的家庭,交代苏轼的成长环境,性格形成。在介绍中年时,作者介绍的中心则在苏轼的仕途,当时的政治纷争,以及苏轼文学特征的初步形成。最后是老年,经历了宦海浮沉,这部分更多描写苏轼离京后豁达性格的再塑造,全书上升了一个境界,于是本书较为精彩的一部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