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武汉某大学研三的学生小陶从楼上坠亡。
那天小陶和他妈妈说,自己感觉要崩溃了。说完就往楼上跑,他边跑,他妈妈边追,但没几分钟以后,小陶就从楼上跳下来,倒在一片血泊中。
他妈妈先听到「有人跳楼了!」的喊声,才看到地上的那具尸体很像儿子,可事情至此已经迟了,儿子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02
后来大家分析原因,认为小陶是被他的研究生导师王攀逼死的。
小陶的研究生导师王攀有很强的控制欲,喜欢军事化管理,在大学某次班会上,就让学生填调查表,有一项就是「是否愿意服从军事化管理」。
他的军事化管理很诡异,包括在实验室站军姿,俯卧撑。在QQ群点名以后,要马上回复「到!」,吩咐学生做什么,要马上回复「是」。
选王攀老师做导师,还需要行拜师礼,和电视里面的武侠片一样,要送礼物,要磕头。王攀老师自己不去食堂吃饭,总是使唤学生跑腿给自己送饭,有一次小陶在大雨天给王攀送饭,还因为敲门不规矩被老师责骂。
回复「到」听上去也不是太难做到的事,磕头,送饭勉强还算是复古。可王攀导师还有一项事迹,很多人看完都毛骨悚然。
image.png
王攀老师要求学生喊他爸爸,并且要求学生对他说:「爸,我永远爱你。」王攀认为,这样的训练可以让人变得灵活,懂得奉承,对将来发展有好处。
小陶同学在本科时的班主任就是王攀,算上去和王攀认识七年了,这七年间王攀都很重视小陶,过年回家给补贴路费,还给小陶家里送过水果。如果没有那些奇奇怪怪的癖好,王攀对学生是很够意思的。
两人之前的关系也一直不错,虽然导师控制欲很强,但几年下来小陶心里想着导师的恩情,也一一忍了下来。
两人关系恶化应该是从小陶打算去别的学校保研开始的,开始小陶去哪所学校保研的意愿很强,但王攀老师还是强行把他留下来,读自己的硕士生,还承诺今后有读博的机会,会优先推荐。
image.png
但王攀没有兑现承诺,反而在小陶同学申请出国读博的时候,设置阻碍,让他迈不去这个槛,永远留在自己的身边。
之后小陶就觉得人生没有希望了,不知道还要再这个老师身边呆多久,慢慢的有了自杀的倾向。
03
最先注意到小陶的心理变化的,自然是小陶的父母,比起中国的其他父母和姐姐,小陶的父母算是做的很好的了。
平时经常去和儿子谈心,安慰儿子,可能再忍几年就好了。
甚至姐姐在微信聊天都不忘转发文章开导弟弟,即便我们现在看,这些转发语或许不那么恰当。
image.png小陶死的前几天,身体上已经有了一些异常反应,比如说莫名的头疼,莫名的肚子疼,失眠,全身难受。
还有同学发现,本来小陶是个不太爱表现的人,可死前几天又指导别人踢球,又在路上撩妹,行为很反常。
根据我的经验,小陶应该是有抑郁症,具体是双相的躁郁症,还是单相的抑郁症,我还很难判断。
很多人责怪这个研究生导师,虽然理由很充分,但至多算得上诱因,如果抑郁症越来越严重,就算导师只是和蔼的批评,也可能被过度解读,导致自杀。
我们在事后重新审视这个案件,应该反省的是,父母,亲人,导师,以及小陶身边的朋友,没有一个从抑郁症角度给他过帮助。
如果在小陶发病初期,及时联系心理科医生,给予药物治疗,很大程度小陶是可以控制抑郁情绪,不会走上极端。
同样,恢复正常心态的小陶,也更可能用新的方式和导师沟通,就算是两人彻底闹翻,也比自杀好得多。
04
而且这个导师王攀,也有看心理医生的必要。比如控制欲很强,害怕研究生「叛逃」,也有点像躁郁症。或者其他躁狂类的心理障碍。
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两个病人的互相伤害。
两人但凡有有个稍微正常点,事情都不至于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如果换了小陶之外的研究生,老师让喊爸爸,喊了也就算了,要是太过分的剥削,大不了就闹翻不干了,甚至实名举报,让导师身败名裂。
事实上,小陶应该也有这个能力。他把和导师的聊天记录都保存在某文件夹,大概是打算某天撕破脸,可是自己又有太多的后顾之忧,只好用死来作为对导师的报复。
小陶成功了,但是很不值。人生还很长,报复一个只影响你7年的人,亏的大了。
05
我爸爸也是研究生导师,有一次新闻报道某研究生导师让学生陪酒,后来被举报了。
我爸气了半死,他说研究生去做调查,有时候县长局长请吃饭,喝酒是很常见的,如果实在不会喝就不喝就好,何必搞成这样。
还好八项规定以后,县长再也不敢请喝酒了,这种事不会再发生了。
但话说回来,我经常参加爸爸组织的研究生聚会,每个研究生都对我爸很好,我爸也对他们很好,真心实意的希望研究生们都找到好工作,过上好人生。
从概率上来说,研究生导师的素质应该是相对高的,奇葩变态永远是极少数,哪怕是王攀这样的怪咖,也不是对所有人都灵的,总有刺头就不吃他那套,他也没招。
所以有人看完这个事件之后,认为中国人研究生导师制度有问题,是无稽之谈的。以我在医院工作的经验来看,现在的导师还愿意教,学生是越来越娇气了。
稍微被安排一些工作就叫苦叫累,学习能偷懒则偷懒,学医尚且如此,学其他的恐怕是更多了。
在外拼搏工作本来就是件很累的事,放弃工作,继续学习深造,也不太可能就是件轻松的事,无论哪个国家,都有人受不了压力选择自杀。
image.png
那么,我们无限回顾分析,你总能找到导师得罪他,或许同学得罪他,这样的思考,对未来是没什么意义的。
06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在高效里,能不能多一些抑郁症心理障碍的科普,让有毛病的孩子,可以早一点接受正规的治疗,医保可不可以对这个治疗给予保障。
同样的,在今天,还有无数人对抑郁症有排斥,商业保险也把精神类疾病列为不赔偿的范围,太多对抑郁症的不公,以及抑郁患者对自己的歧视,让这个国家很多人无法得到正规的治疗。
image.png上面这些是小陶同学在死前看的书,很容易觉察,他自己已经发现自己的异常了。但他寻求帮助的途径是求助哲学,求助佛学,求助道学。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找死。越看越懵逼,早晚想自杀。
与其声讨导师,再把导师逼死,还不如关心下自己的孩子,朋友,亲人,是不是有抑郁倾向,花很少的钱去医院心理科挂个号,能避免很多悲剧发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