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敲字前的刚才,我断断续续哭了一个小时,委屈和难过一次次淹没我,哭过一阵,在哭的时候,脑子里闪过各种原因,试图理解自己的情绪……
可是想着想着,委屈上来,就又哭一阵……(我记得上课的时候,老师说让我们觉察情绪的当下,不要被脑子里的各种想法带走……)
可我太擅长用脑子面对情绪了,脑子里的原因也越来越清晰。
我循着细细碎碎的事情回看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发现背后真实的想法是:我这么努力,却没什么用,事情不按预期发展,我很愤怒!而失去掌控,还触碰到了我的底线——效率。
因为对很在意的事情失去掌控,期望的事也遥遥无期,我感觉整个人都生活在混乱中,低效,颓败,很不适应,又好像动不了,在舒适圈待久了,只空有一堆自律上进的想法和计划,让我焦虑得难以享受现在的闲适……
这里,就不一一叙述那些压倒我情绪河堤的大石头了,只是把自己梳理完的结论分享一下:
1.对生活中的一些事失去掌控,遭遇期待落空,或者事情没按预期发展,别人没按常规“出牌”等诸多事儿,都会激起情绪反应,而表面上看,我们是因为期待落空,失去掌控,但其实背后隐藏了更深的东西。
比如,是因为计划被打乱,没有B计划,原本尽兴玩的周末被耽误了。无所事事的过完一天,内心没有得到满足。情绪失落,得花时间花心思振作,又得额外占用精力。
2.在我的掌控背后,最在意的是效率,就如我总会要求自己高效地做事,高效地玩,连放松都希望是有效而且独特的,那遇上不同频的伙伴,或者做了一些不感兴趣的事,也会生气,不满足,不爽。在情绪的背后,是对效率的不满。
所以,我需要看到自己重视效率的需求,它像是我身体内“滴答滴答”的生命时钟,时刻在转动着,我需要学习时间管理和目标管理,让自己充实、学习,进步,然后获得快乐和满足。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做事频率,我辛苦学习,写作,读书,做笔记的时候,别人在看视频,聊天,玩乐,睡觉,但是反过来,我尝试了一段时间,却一点也不快乐,因为追求的不同,我好求知,从求知中获得快乐,而“过量”的舒适和放松,却会激起我对未来和“自己在落后”的焦虑,这种焦虑,让我难安。
所以尝试了一个夏天的闲适放松,最终我才明白“这不适合我”。高效,有计划,有新知,有成长,有产出,这才是支撑我的热情和生命力的东西。
当折腾哭泣了一个小时,把积累的情绪能量倾泻出来,整个人累的不能思考,沉沉睡去。
今天,又是能量满满,充实学习、进步的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