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宋名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北宋名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作者: 萤火张 | 来源:发表于2022-11-11 22:32 被阅读0次

    北宋初期,出了一个声名显赫的宰相,他参与制订的重要方针,政策,一直影响着宋朝三百年的统治状况,关系到国运民命的大问题。这位宰相就是赵普。

    1)自幼不爱学习,却《论语》情有独钟

    赵普从小就是个很有特点的人,10岁那年,父亲请先生教他辞章和计数,以便获得求生的本领,他完全没有兴趣学。

    父亲责备他,赵普说身处乱世学这些没用,要学就要学辅佐明主的本领。父亲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请人教他学先秦纵横之术。

    但赵普同样不感兴趣,说那是天下处士蛊惑人主谋取富贵的诡辩之术。奇怪的是,他对《论语》爱不释手,终日揣摩研讨。

    2)历尽艰辛闯荡江湖

    成年后的赵普沉默寡言,举动常出人意外。镇阳豪族魏氏听闻其名,与其见面后称赞道:此儿王佐之才也,主动把女儿嫁了他,自己做了他的老泰山。

    赵谱所处到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分裂时代,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他别妻离子,出去闯荡江湖。

    为了糊口,他先后任过家庭教师,当过账房先生,在一个将军幕下当名小办事员,但都干得不长。

    后来干脆当无业游民,浪迹了十五年江湖。

    (3)结识赵匡胤,拼命效劳

    到了后周太祖郭威显德元年(954年),节度使刘词认为赵普是个人才,就请他做了自己的从事,也就是幕僚。

    赵普的生活才基本上安定下来。他把妻小接来与自己团聚。但平静的生活刚过两年,刘词就病死了。

    赵普又成了无业游民,一天闲得无聊的赵普在滁州城外的一家客店喝酒。

    不一会儿赵匡胤带了一帮下属也来喝酒,赵普一见赵匡胤那副仪表堂堂、非人臣的模样儿,就有心去结识。

    他大声把坐在赵匡胤身边的一-个小个子军官吆喝开,自己坐在了其旁边。

    这时石守信过来也想挨着赵匡胤坐,赵普说此人最终可当到节度使,可以一起坐。

    在寻觅人才搭班子,想干一-番事业的赵匡胤,听了赵普说的话很感兴趣,觉得此人不简单,就相约另找时间面谈。

    两人改日见面谈,他们谈得无缝衔接了。赵匡胤自诩为刘备,把赵普捧成诸葛亮。赵普给赵匡胤谋划了抓军权图大业之策。

    两人谈话不久,赵匡胤得知父亲病重,此时又不能离开军营,心里很烦恼。赵普主动请缨去代其服侍老太爷。

    赵谱尽心尽力服侍了三个月,老太爷很感激赵普,临终遗命认赵普为干儿子。

    这下子,两人又有了一层家族关系,从此赵普成为了赵匡胤集团的重要成员。

    4)策划陈桥兵变

    后周皇帝柴荣担心时任殿前都点检的张永德对皇位不利就将其撤职,改由自己最信任的都指挥使、宋州节度使赵匡胤接任。

    不久柴荣病死,其七岁的儿子柴宗训接任,史称周恭帝。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正月,边境又传来后汉入侵的警报,大臣们十分惊慌,小皇帝令赵匡胤率军出征。

    当赵匡胤率领的大军走到陈桥驿时,天已傍晚,赵匡胤下令宿营。

    这时军中传开了皇帝年幼,立了功没人知道,不如先立都检点做皇帝,然后.上阵杀敌的议论。

    当天晚上,赵普陪赵匡胤喝了不少酒不知是真醉还是假醉,赵普令人扶着赵匡胤去睡觉。

    第二天赵匡胤醒来一看,营房内人声鼎沸,全体将士荷刀侍立,一片肃杀之气。

    赵普进来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_上,并将他推到椅子上坐定,然后率将士齐唰唰跪下,三呼万岁,这就是历史上记载的陈桥兵变

    因赵普策划兵变有功,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官拜枢密使、检校太保、成为北宋的第-一任宰相。

    5)献计杯酒释兵权

    乾德二年,冬天的一个夜晚,赵匡胤独自冒着风雪到了赵普家。赵匡胤前来咨询国家的长治久安之计。

    赵普说,武将不擅权,藩镇不林立,收回兵权,制其钱谷财,天下可安。然后做了个杀头的手势。

    赵匡胤忙摇头说,他们是我的患难兄弟不会有异心。

    赵普大声提醒赵匡胤,你能保证他们的部下没异心吗?当时我们在陈桥不是这样做的吗?

    赵匡胤听了不住点头称是。于是后来有了‘杯酒释兵权的好戏。

    赵谱帮赵匡胤改革军事制度,实行财政、枢密、行政三权分立、实行文官制度等等。

    (5)辅佐赵匡胤统一天下

    改革在搞好内政的基础上,如何统一天下呢?就在那天晚上,赵普介绍了先南后北的策略。

    赵普说,北有契丹和北汉,如果先对北汉用兵,取胜后就要独挡契丹的兵势,不如先让北汉去挡着。

    南方十分富庶,但那些割据政权不强大,主昏兵弱我们先扫平江南,以地广兵强粮多的优势,灭北汉易如反掌。赵匡胤一听,连呼:此计大妙!

    (6)半部论语治天下

    最初辅佐赵匡胤的时候,读过的书并不多,学问也不大。

    宰相当了不久的赵普,开始感到很失落,因为,宋太祖似乎更喜欢儒生,更喜欢满腹经纶之人。

    而自己,在学问上算是个“半吊子”,确实墨水有限。

    好几次,宋太祖在殿上垂询,自己都是张口结舌,而这些儒生却对答如流。

    赵匡胤就劝说赵普,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学问,赵普听了羞愧满面,下决心要好好读书。

    赵普每次下了朝以后一回到家里就关着房门开始看书,他每次读完书以后,等到第二次上朝,大家就发现赵普又变得更才思敏捷了一些。

    赵普后来官拜宰相后,日理万机,工作忙仍坚持读书,白天没有时间,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读书。

    有一天晚上,宋太祖赵匡胤因为有国家大事,要和赵普商量,因此驾临赵普家中。

    看见赵普正在读论语,太祖很讶异地说:论语是小孩子读的书,你为什么现在还读它呢?

    赵普回答说:论语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以前我以半部论语助您平天下,现在以另外半部论语助您安天下。

    论语是一本最为简要精粹,不可多读的好书,一个平民百姓读了可以修养身心,成为正人君子;官吏读了可以帮助皇帝治理国家,成为忠臣良相。

    《论语》是古代任何读书人都必须读的书,也是最基础的书。

    赵普对这本书领悟很多,从这本书中掌握了很多治理天下的道理,因此他不段地反复看这本书。

    (7)冒死荐人才

    赵普刚正不阿、不畏强权,一心为国家社稷着想,甚至有时不惜得罪皇帝。赵普冒死荐贤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美谈。

    有一次赵普发现了一个人才,这个人十分有才能,但是却一直没被发现。于是赵普就给宋太祖写了一个举荐报告,并且希望宋太祖把这个人招到朝廷里为官。

    但宋太祖看了赵普的报告以后并没有十分注意,因为他从没听说过这个人,因此就把报告随手扔在了旁边。

    而赵普看皇帝没有反应,于是第二天又重新写了一份报告上去,内容和前一天那份大致相同,但是宋太祖对此还是没有同意。

    于是第三天赵普又一次呈上报告,而这也让宋太祖十分恼怒,他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皇帝,难道连一个人能不能做官的事情还不能决定,不想用就是不想用,赵谱凭什么要一再的来烦自己。

    于是当着赵普的面宋太祖把报告给撕了,扔还给赵普,并告诉赵普,自己就是不想用这个人,没有任何理由。

    结果第四天赵普又呈上了报告,宋太祖本来以为是其他事情,结果一打开发现是自己昨天撕掉的那份报告。

    对此宋太祖非常纳闷,到底那个人有何种本事让赵普如此心心念念,难道是他的亲戚。

    于是命人去调查,并且让赵普给自己介绍了一下这个人,这才发现原来那个人确实是个人才,于是同意了赵普的推荐。

    后来那个人为了朝廷为了国家确实也办成了不少事情。也正是因为赵普冒死荐贤,宋太祖对赵普越来越尊重

    赵普一生在政治舞台上活动了五十年。作为封建时代地主阶级的政治家来说,是一个有一定远见的历史人物。

    他所佐治制定的巩固中央君主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方针、政策,对于结束长期政治动乱、实现中原统一是有贡献的。

    开卷有益,赵普虽然知识不算渊博,作为名相的他,他的远见卓识,他的胆量,他的治国之道多半来源于那半部《论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宋名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af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