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诸法空相与持戒修行

诸法空相与持戒修行

作者: 西凡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00:45 被阅读0次


心经里有句话:诸法空相。

心经字字珠玑,全篇都没有离开“空”的概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等。

那么什么是空?

如果空的概念很难马上理解,那么我们不如换一个方向。既然诸法空相,那么其实也就相当于诸法没有差别。换句话说,小姑娘和老太太是一样的,天和地是一样的,好吃的饭和难吃的饭是一样的,他们都是“空”。

当所有的东西都一样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就失去了“意义”。

比如说,一个人追求金钱是因为金钱可以用来购买很多东西,但假如在一个人的思想当中,所有的东西都一样,那么他就没有必要追求金钱,因为没有什么可以买的。同理,当一个人认为所有的东西都一样,那么他就没有必要追求其他任何的东西,因为在这个人的心中,自己和万物都没有什么区别,不需要区别对待。

这就是本文的第一点:诸法空相。


为什么修行人要持戒修行?

比如说,一个修行人摒弃淫欲,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淫欲不好吗?如果说淫欲不好的话,这个修行人又是怎么来的?

淫欲并不是不好,而是淫欲,包括其他欲望,容易让人忘记前面我们说过的诸法空相。

比如说,我正在背心经,“诸法空相”,我背得很好,也知道是什么意思,甚至心里也是这么相信的,这时候大街上走过一个特别漂亮的姑娘,我眼睛一看,心里特别喜欢,就特别想让这个姑娘成为我的女朋友……你们发现了吗,这个时候我就忘记了什么叫诸法空相,这个姑娘在我的心中已经具有了意义,和其他的东西不一样了(不过坠入爱河的时候这一点确实是男女之间经常强调的)。

欲望使人迷茫,忘记初心。不只是淫欲,吃饭的食欲、睡觉的“睡”欲、这些欲望都使我们忘记那句“诸法空相”。不仅如此,我们许多的情绪,像是“生气”、“狂喜”、“自满”,也有和欲望同样的效果,同时也是我们忘记“诸法空相”的体现。

为了让自己不受到欲望和情绪的侵蚀,就必须要在生活中加以练习。持戒,就是一种练习的方法。

这就是本文的第二点,即为什么修行人要持戒修行。

相关文章

  • 诸法空相与持戒修行

    心经里有句话:诸法空相。 心经字字珠玑,全篇都没有离开“空”的概念。“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 心经中的空是什么

    空是什么? "是诸法 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诸法是所有一切法,诸法空相即为本体,本体本不可描述,为...

  • 如何让修行走入正轨

    原创:上果下空禅师 如何让修行走入正规来自上果下空禅师00:0004:44 “ 讲到持戒,什么是真正的持戒呢? 在...

  • 何为“照见”?

    了悟法界一切诸法,有为无为,诸法皆空,故无一可见之相而见其相,即是“照者以达诸法之空”。照呢,目的就是达到诸法的空...

  • 诸法空相

    诸法空相,这句话是说因为五蕴等的诸法现象,既然是无常不实的,本身都是空,所以,要说诸法的现象本来就是空的,这是暂时...

  • “佛系”到底错在哪里?

    空是佛教产生之初就有的基本观念之一,原始佛教即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说法,故出家修行又被称为“遁入空...

  • 诸法空相

    若能通达“诸法空相”,烦恼何处可寻? 未能了达“诸法空相”,烦恼怎能断尽? --分陀利

  • 一乘禅师:修行诸功德,忍辱第一

    修行是靠功德成就,修行诸功德,忍辱第一。何以故? 佛陀在《遗教经》中说过:“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意思是...

  • 群友问答:关于大乘佛法的核心——「诸法空性」

    诸法本无生,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问:怎样才能「诸法无我」? 答:“我”,谓相对独立性。诸法...

  • 诸法空相

    慧净法师说:“‘诸法空相’的意思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诸法自性皆空,相状皆空,所以说‘空相。’” 诸法有三种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诸法空相与持戒修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bfp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