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有趣”,是开始读本书后的第一印象,也是读完全书后的第一印象。
有趣的书帧设计。书的封面、封底咋看不明所以,只是些大面积的灰色、褐色,再细看,每一页都是不同材料的建筑立面,书内的彩页也是中国传统山水图和一些青灰色的街道、建筑照片,材料多为土、木、竹、石、砖、瓦,自然、宁静、朴素、质感。想要去现场看一看、坐一坐。
有趣的人。
文如其人。自序中,作者就发奇言“无所事事是很难学的一门学问”,比如一整天不干什么,人的心灵还很充满。这样的心性修养,让我想起魏晋名士风度。而现在的人们,大多每天都让自己看起来忙忙碌碌,或是呼朋唤友作乐,抑或独处一室也要发个朋友圈来刷存在感,或是反复地刷着微信微博,让自己与外界保持着微弱的连接,害怕“无所事事”,害怕被人说“无所事事”,害怕自己成为一个“孤岛”,因为”我的存在”存在于与他人的连接中。
有趣的事情。
“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并身体力行地去做"。此时此地,我在读书、写文字,这本书与工作无关,不能为我带来现实的、立即可兑现的名或利,反而还费时间费脑子,仅仅是因为觉得”有趣“。因着这一点”有趣“,让自己多了一点不可言传的乐子。那这点乐子,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呢?
有趣的房子。
建造房子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一种生活世界的再生,通俗的讲,就是用来住的、用的。但“现代建筑最无能之处在于,它们首先是一些自足的作品,它们经常找不到返回真实的生活世界的道路”。
作者谈及他对里斯本的印象,一下子勾起了我对于台湾的印象,一直在心中的那一种不可言表的感受,被作者说出来了。和大陆很多城市相比,台湾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陈旧、低矮、凌乱的,但又不会让人觉得破败不堪,反而处处透着洁净、生气、活力,狭窄街道两侧的拱形风雨走廊、随意安放的旧木凳、墙头巷口的野花野草、高高立起如帆的广告牌。原来,这里面是多了”人性“。一个非常有人性气息的地方,保护、保留着对人有意味的所有东西,新旧混杂,逸趣横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返回自然和生活的道路。反观我们身边的很多城市,像是假的,所有的时间痕迹都没有了,人的痕迹也没有了。“一个好的城市必然是多种时间线索并存混杂的”。这条“重返自然的道路”,在每个人的内心、在每个建筑,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作者认为,建造一个世界,首先取决于人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园林作为文人直接参与的生活世界的建造,以某种哲学标准体现着中国人面对世界的态度。在中国传统文人的建筑学里,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情。而中国近现代的新建筑一直陷于一种“内部的贫困”,是没有内部的。曾经,每个住宅内部都是一个细节繁复的微型社会,临街一面是自尊的面相,外墙之内,控制建筑的实际上是一系列语义有序的剖立面。让我想起高速公路、国道两侧随处可见的村民自建的房子,两三层小楼,外观簇新阔气,房子内部有的却连墙壁都没有粉白,坑坑洼洼的混凝土裸露着。
“我们身处一种由疯狂、视觉奇观、媒体明星、流行事物引导的社会状态中,在这种发展的狂热里,伴随着对自身文化的不自信,混合着由文化失忆症带来的惶恐和轻率,以及暴富导致的夸张空虚的骄傲”。
因此,建筑师需要传达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
有趣的思维方法。
“园林是立体的山水画”,作者致力于探究建筑与山水画的跨界融合,如何把一张典型的山水立轴做成一个房子。把传统山水画的观画之法,引申为园林的观法,同时也是新建筑的构建之法。这种跨界思维方法,让我对山水画也有了新的认识角度,更是对自己在工作、学习中如何打通、构建知识体系、创新思维有了一些启发,比如建筑、环境、文化的整合营造。
书中的案例,把建筑作为一座山、一个村落来设计,把建筑当作不同类型的物质材料的对话来设计。这些建筑,只是听起来,就令我心生向往,有机会一定要去现场看看。用作者提到的不同的“阅读理解路径”,来感受房子的不同存在状态,隔河望向、居停外望、南北穿越、东西穿越……
为什么有趣,归结到一点,就是“情趣”。这种称为“情趣”的思绪,若有若无,难以把握,但是足以抵御外界的纷扰,自成生趣。
正如作者所言,“情趣”,是如此轻飘的一个词,却能造就真正的文化差别。
人有了视野,有些东西就会看见。
另,通过此书,知道了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四个奠基的大师,梁思成、杨廷宝、刘敦桢、童寯(音“俊”)。特别是童寯先生关于园林的论著,作者极为推崇,让我也很有兴趣找来一读。有趣之人,所好想必也不会如咸鱼干隔着陈年的膻腥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