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富君
曾经有学员在微信上咨询我,有没有必要再考中央机关遴选。他现在已经在一家省直机关工作,是从乡镇考过来的。他在省城已经买房买车,结婚但没生小孩。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说了一句,自己年龄大了。我问他多大,他说30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感觉30岁就是大龄人士了。可能是现代社会的节奏太快了,也可能是现代人在发达的资讯渲染下变得异常焦虑,经商的如果30岁还没上市,机关的如果30岁还没当领导,似乎都感觉没啥戏了,有些人干脆认为一眼望到头,心生绝望,觉得这辈子基本就这样了。
我回望我自己30岁的时候。那时候的我,还定期去趟新华书店,每次买回一大袋子书,晚上如饥似渴的读起来,有时候甚至还要在书上勾勾画画。那时候的我,还依然热衷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辩论,争得面红耳赤,竞错过了饭点。我记得那时候,我很少去焦虑,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我还处于那种很二的状态,觉得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机会。我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我当时从未觉得自己比他们大。
今天,我看到许多的年轻人,在30岁左右,他们开始畏惧年龄,畏惧前程,畏惧未知与未来。他们强烈的觉得,年龄是自己的负资产,是自己的劣势,考虑一切决策,都因此而缩手缩脚,多了一层顾虑。
我反倒认为,30岁是搏一把的年龄。30岁你再不搏,无论你是干任何行业,你真的没机会了。按照西方经典的职业规划理论,一个人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平均下来,至多7次,其中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因为你不懂事,或者年龄太大没劲了,根本抓不住或者只能放弃,那么一般来说一个人这辈子也就5次机会。对于一个30岁的年轻人来说,你中考、高考、公考其实也至少算消耗掉了3次人生机会了。也可能,你已经消耗掉4次了。
我经常和那些比较马马虎虎过日子的学员说,你这次遴选不重视,那次遴选不重视,许多人可能认为明年再考啊,其实他不知道,那是在消耗人生仅有的7次机会。这就是,为什么一般来说,35岁以上的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人生基本没任何翻盘的可能性,因为他机会都没有了。7次机会早就被他挥霍掉了。
人生7次机会理论,也可以推导适用于买房、找对象等各个人生领域。我有一个朋友,年纪也不小了,还没买房,又不是在老家工作,他在北京等地都闯荡过,但是到现在下来一直没买房。我对他说,其实市场给过你买房的机会,但是你没买,你甚至本可以在北京买房,因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他就在北京打拼过,那时候房价他的工资可以支撑,但是他丧失了人生7次买房机会,现在再买,很显然要接盘。同样道理,大龄单身者,如果错过了7次机会,再出现机会的概率更小、等待时间更漫长。
遴选也是、调动工作也是、你渴望晋升更是。一个年轻人从进入机关那刻起,就要有强烈的“人生仅有7次机会”的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必须脚踏实地、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把握这7次机会。
以遴选为例,实际上大部分人没有7次考试机会。如果把笔试、面试各当做一次人生机会,你大概有3到4次考试。如果把报名环节也当做一次充满变数的挑战,那么就是2到3次考试。实际上,两三次下来,许多人的心已经累了,包括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包围之下,许多人已经放弃了。
人生7次机会,第6次机会,也就是你人生倒数第二次机会,有可能出现的时间段大概在你30岁。因此,30岁是人生最后一搏的时机,至于第7次机会,一般人抓不住。毕竟你不是褚时健这样的人物,他可以七八十岁东山再起。
这就是我对年轻人的建议,人生7次机会,30岁要搏一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