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车轮走到了19世纪,社会阶级斗争空前激烈。在魔幻的小树林中,苏菲竟然同时遇到了富可敌国却吝啬到一毛不拔的史吉吉和挨饿受冻只能靠卖火柴为生的小女孩,他们都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前者出自狄更斯笔下的《圣诞颂歌》,后者出自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文学家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社会阶级矛盾,那哲学家们应该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更加深入吧?没错,一位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横空出世了,这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就是卡尔·马克思。谁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呢!
马克思和祁克果是同时期的人,他们也许同时在大学里听过谢林的课。祁克果的哲学研究对象是苏格拉底,马克思研究的是德谟克里特斯和伊壁鸠鲁,不同的研究方向,使前者成了一个存在主义者,而后者成了一位历史唯物主义者。
祁克果和马克思是哲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从他们开始,哲学走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出现了“存在哲学”与“行动哲学”。马克思说:“直到现在为止,哲学家们只诠释了世界,可是重点在于他们应该去改变这个世界。”
马克思反对黑格尔的“正反合”理论,他认为这种理论是本末倒置的:黑格尔所谓的“世界精神”或者“世界理性”能推动人类的进步吗?事实可能恰好相反,精神关系并不会造成物质的改变,而是物质的改变造成了新的精神关系。所以马克思说:“促成改变并因此把历史推向前进的,其实是一个社会的经济力量。”
马克思把社会的基础分成了三个阶层。最根本的一个阶层就是社会的“生产条件”,也就是这个社会可以利用的自然条件和资源。这些东西是每一个社会的基础,而这个基础明显决定这个社会的生产种类,同样的,也决定这个社会的性质与它的整体文化。苏菲明白了:“所以,在撒哈拉沙漠里不会有买卖鲱鱼的生意,在挪威北部也不可能种枣子。就是这个原因。”
生产条件之外的另一个阶层就是一个社会里的生产工具,马克思所指的生产工具是设备、工具和机器这一类东西。社会中的有些人拥有它们,而有些人没有,因此,人们分工的方式和财产的分配就是马克思所谓的社会“生产关系”。所以说,一个社会的政治情况与意识形态是由它的生产模式决定的,现代人的思想、道德尺度和古代封建社会之所以有很大的差距并不是偶然的。一个社会的是非标准主要由那个社会里的统治阶级来决定,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其实,历史所牵涉的主要就是一个谁拥有生产工具的问题。
马克思认为在历史的各个阶段,社会的两个主要阶级彼此之间都会有冲突存在,这种冲突存在于那些拥有生产工具的人和没有生产工具的人之间。“上层阶级”是不会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力的,所以想要改变社会现状只能通过革命的手段。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自我毁灭式的经济制度,因为它缺少理性的控制。”
在马克思看来,一个人的思想和工作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工作方式影响着一个人的心灵,但心灵也影响着人的工作方式。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工厂制度中,工人实际上是为另外一个社会阶级在做牛做马。在这种制度下,他的劳动成果以及他的生命都被公然转移给了中产阶级,阶级矛盾必然空前加剧。这正是马克思所生活的19世纪的社会现状。
马克思对当时的社会现象非常愤慨,1848年,他发表了《共 产 党宣言》,第一句话就是:“共 产主义的幽 灵已经在欧洲出现。”他号召全世界、各国的劳动工人们团结起来斗争,给当时处于被压迫命运中的无产阶级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马克思主义造成了社会上很大的变动。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制度大大改善了社会上不人道的现象。无论如何,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已经比马克思的19世纪更加公平,更加团结,这当然要归功于马克思和整个社会的运动。
今天的内容是不是让你想起了高中的政治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