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多都会骑车,骑车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刚开始骑的时候有些不稳,但骑了一会儿之后,就会进入骑行状态,保持平衡、调节速度、躲避危险,这些动作都会游刃有余,一直到身体疲劳才会停止。
运用大脑就像骑自行车。刚开始可能转动很慢,反应迟钝,说句玩笑话——就像智力不足一样。但是当进入状态,深度参与思考以后,大脑就会呈现出灵活性,反应灵敏,并且能链接过去的经验和知识,逐渐迸发出各种灵感。
为什么要说这个话题,是因为我在思考学习与学习时长的关系。
我们有很多碎片时间,碎的稀巴烂,留给自己的独处学习、思考的时间恐怕都不会太多。所以,如何利用碎片时间去学习是我们现代人共同面临的问题。
学习分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也就是先要通过听、看、读,用大脑接收信息和知识;然后再思考、分析、梳理,最后形成自己的认知表达出去,能说出来,做出来。
基于上述大脑的特点,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1.碎片时间可以用于输入信息和知识
2.碎片时间不足以深度思考和梳理
3.碎片时间可以用来反复表达
也就是说,想要形成学习的闭环,内化学到的知识,靠碎片化的时间是不够的,因为这不符合我们大脑的规律。所以,我们想要有整块的时间。
我想了想,对中年打工者来说,一般只有这么几个选择:
1.早起
2.晚睡
3.节假日
如果说晚睡对身体不好,那么只剩早起和节假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