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点被蚊子咬醒,睡意全无中坐起来读书,两个小时读完汪曾祺的《晚饭花集》的大部分,吃过早饭后再收个尾,便结束了全书。池莉的《从容穿过喧嚣》,写了很多武汉的事,因为好奇,我读得很投入,并从她所描述的居住环境推测她可能住在汉口富人区武汉天地一块。据说方方住在东湖附近,加上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一些名家,更觉得这个城市也是卧虎藏龙之地。
十二点半去单位值班四个小时,尽管有点困,但因为流量不够,也不想被突如其来的领导看到自己在玩手机,竟然读完了杨澜的《大女生》和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都不是很学术的书,不过要是放在平时,可能在玩手机中每天只能读一点。想起老一辈的作家谈起彻夜不眠的读书经历,心里很愧疚。没有手机的干扰,年富力强又没有家室拖累的我也是可以做很多实事的,可惜大量光阴都被浪费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89217/038059d8e7f070f3.jpg)
硕士三年,有的同学忙着谈恋爱,趁年轻解决终身大事;有的同学在出国交流之后还努力备考博士,如今已成为高校教师。我算是比较荒废的那种,做了一点兼职,勉勉强强毕了业,仅此而已。在别人结婚生子迈入人生下一步的时候急急忙忙做着别人几年前就完成的事,工作后也只是糊里糊涂地混日子。说起来有无数美好的光阴都被自己荒废了,这里面固然有个人成长节奏的不同,但最重要的还是缺乏规划和时间管理意识。简单点说,就是目标不清晰,行动力不强。
一天二十四小时,刨去处理生活琐事的十来个小时,其实还是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成长的。如果没有在手机上刷短视频,内心会更宁静和专注。去锻炼身体,练习书法,学车,哪怕是学化妆,都能有所成就。那些有孩子的同事并不一定就没有职业发展,甚至可能还做得更好,因为她们闲散的时间少,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奔跑在生命的轨道上。事实上,成就越大的人越忙,因为他们在努力前进,所有的时间都可以化为价值。相反地,底层的很多人是不懂得珍惜时间的,他们闲暇时不惜打麻将、吹牛,反正也无法挣钱。
![](https://img.haomeiwen.com/i15489217/f09fa8f17ef8119d.jpg)
一个人对时间的态度将会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景况。惜时者永远都保持一种进取的姿态,绝不肯轻易停下来。他们总是在想方设法改善境遇,自然会越走越好。人生虽然苦短,但若充分利用起来,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2022年10月2日星期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