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得到主持人贾行家和好奇社区的建立者池晓的节目,收到了很大的触动。
如果从来没有听说过好奇社区,可以参考一部外国电影《录取通知书》。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现实世界中没有这样一所发扬学生天性的学校,没想到的是理想竟然照进了现实。
这是在四川建立的好奇社区,很多学校不要的孩子,还有不要学校的孩子,都会选择来这个没有文凭没有学历的学校。在这里,学生的天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比方说世界重启的主题,当世界重新建立,如何进行重建?包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设计。再比如说逃离奥斯维辛的主题,如果你被抓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如何保全自己,坚持到最后的?学生就会主动去尝试,研究人体的构造,怎样避免毒气的危害,还有怎样进行心理建设等等。这种生死主题的课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除了生死边界,其他边界都可以游戏,人生就不会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
除了各种类似的项目化学习,好奇社区还有各种运动项目,飞盘就是必修项目,这项运动没有裁判,出现问题,参赛者叫停比赛进行协商解决问题,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还有川越计划,池晓会带领孩子们一整个学期游历整个四川,包括去看这种废墟,寻找消失的古代遗迹。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进行旅行游记,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我得到的反思是为什么不把这种未来式的教育理念用在现在的孩子身上,而是等到孩子出现各种厌学或者抑郁情绪才会选择送到这样的学校。父母如果能够早一些发现孩子的特长或者潜在的才能,不断的鼓励激发,会不会比现在更加优秀。在我们不断鸡娃的今天,有没有停下来,认真倾听孩子的选择,有没有问一问为什么孩子会做这样的决定。很多时候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都是被父母的敷衍和掌控而完全扼杀掉了。
希望像好奇社区这样一所未来式的教学模式,能够让更多教育人还有更多的家庭教育者反思,究竟什么才是适合孩子的教育?在传统应试教育下,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那种流水线人才培养策略如何进行改进和突破?人工智能时代究竟如何培养孩子适应新型社会?这些都是我们该深入思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