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产生焦虑的罪魁祸首是生活中和工作中,那些不太重要但又不得不做的琐事。
这些琐事有哪些特点呢?
——没有固定截止日期,但又需要尽快完成。
那么怎样快速消灭这些琐事呢?
——就是集中化、批量化处理。
那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系列的第7讲《什么样的计划才能赶上变化》。
处理这些事务我们可以按照情境分类,在情境中,快速参考相应的情境清单然后选择、行动:
什么是情境?
——情境就是你有多少时间?你在什么样的空间?你当时的体能精力怎么样?
举个例子:外出。
我们在外出的时候,我们路上时间往往很多。如果你开车更不方便,在车里的空间也很狭窄,也许你忙碌了一天,也许你很焦虑,赶着去哪里...
那这时候你的精力(能量)不高,你想这时你可以做什么呢?
——其实你能做的事,应该是不那么重要的,并且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比如说:如果我不开车,我就会冥想一下,或者静养一下,闭目养神;或者打开我的1todoS清单系统,看看我的清单,比如“电话”这个情境清单,看看哪些是相对比较重要的,我就来拨打。
打开清单看一看,不是要把这清单上所有的事情做完,而是选择适合我当下情境的事情来完成。然后我们就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匹配做不同的事情来做,我们见缝插针得心应手。
那具体还有哪些情境呢?
每个人的情境根据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但有一些情境大多数人是类似的,比如说电话、在家、在办公室、在电脑旁、外出...
因此总结一下:
①日历上日程事件不能太多,但是我们要保持严谨,因为时间到了就必须得做。
②按情境来划分的事情很多,很灵活,对时间要求下降。
这就叫:“保持严谨不失灵活。”
我们把少量重要严谨的事情放在日历上,这样就可以做到抓大,占事情比例的20%。
然后80%的事情,我们按照情境清单来分类的,它不着急,然后又提醒我们尽可能提前做,又符合情境分类,这样不就是很完美了吗?
大家可以试着写出自己的情境,然后看看有哪些事情可以在相应的情境来分类。大家也可以添加我的微信,参加7日训练营来开始训练。
关注GZH“时间管理”
网友评论